新三板分層窗口期需防“兩頭失踏”

2016/09/26 10:01      鄭瑋 胡程平

55家新三板企業披露IPO排隊計劃,新三板涌起“轉板潮”,業內認為融資完成后,立即從新三板退市,去A股IPO排隊,如此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接受。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9月23日,有55家新三板企業已在證監會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其中有43家為2016年以來申報,2015年申報的僅有12家。

9月20日,新三板企業微創光電董秘王昀告訴長江商報記者,目前,公司正接受安信證券輔導,預計于明年開始排隊。

“新三板的利好沒有抓住,A股也沒排上,兩頭都沒占到,實在可惜。”9月23日,北京新鼎榮輝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馳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如果優質企業留在新三板并進入創新層,接下來一年,是創新層政策迭出時間窗口,會有諸多利好政策。在這么好的時間窗口,如果企業選擇從新三板退出,去A股排隊,節奏完全踏錯。

今年來43家申報,新三板企業轉板提速

公開表明轉板意向的微創光電,即屬于新三板創新層的優質企業。

王昀告訴長江商報記者,微創光電IPO申請一旦獲證監會受理,將申請在新三板停牌,同時,鑒于目前IPO申報企業數量較多,排隊時間較長,公司股票將面臨一定流動性風險。

事實上,隨著上市申請被證監會受理,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將眼光放到了主板上。

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9月23日,有55家新三板企業已在證監會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其中有43家為2016年以來申報,2015年申報的僅有12家。

2016年中報顯示,上述55家新三板企業業績普遍較好,有41家上半年營收突破1億元,最多的眾源新材營收9.98億元,凈利潤3440.52萬元。

此外,轉板IPO上市正逐漸成為掛牌企業“鯉魚躍龍門”的一道法寶。

Wind數據顯示,有12家公司正在或已成功轉板A股等資本市場。事實上,轉板至A股,是2014年以前掛牌公司從新三板上摘牌唯一原因,如久其軟件(18.96,-0.070,-0.37%)在2008年1月28日摘牌成功登陸創業板(535.00,0.000,0.00%),成為第一家摘牌公司。

新三板定位不明確成“轉板潮”主因

對轉板機制的討論,也觸及了新三板最核心的定位問題。

在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看來,目前新三板定位依舊不明確,“之前我們把分層當作制度紅利,認為它對提振市場有一定作用,但實際情況卻是不盡如人意。”管清友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除A股表現不佳外,新三板制度的消耗也是重要原因,而這也引發了更大的麻煩——越來越多的企業實際上否定了新三板,轉而再走IPO的路子。

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諸海濱認為,新三板需要先有明確的定位才能進行摸索,因為新三板不能脫離整個資本市場全體架構的設計,新三板的發展需要避免對創業板造成沖擊,而轉板也應當防止出現制度套利的現象。

管清友還表示,“新三板掛牌接近于注冊制,但退出機制不完善,目前還沒有什么標準,要知道從一定時期來衡量,納斯達克的退市量實際上是大于存量的。”

“當前中國投資市場結構依舊是以散戶為主,一開始就推機構化不大現實,這個市場也是活躍不起來的。”管清友強調,在降低投資門檻的同時,還需要注意保護投資者,這就需要按照市場風險程度去劃分標準。

◎觀點

排隊IPO存在“邏輯誤區”

“企業想當然認為,根據A股上市企業的估值,以目前市盈率進入后,會有誘人的漲幅。”張弛表示,這其中存在一定的“邏輯誤區”:之所以這樣一批新三板掛牌企業先紛紛在新三板大規模融資,計劃融資后退市去A股排隊,從企業本身而言,可以提高估值,可以大比例融資。不過,如果去A股排隊,假設排隊三年,意味著企業三年里都不能再進行融資,因為股權結構不允許再發生變化,而且,這中間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

一方面,A股目前排隊企業已超過800家,按目前速度看,每年上市也就200家左右。就是說從新三板排隊三年以上,才有可能上市,這是巨大的時間成本。同時排隊這3年,企業不允許融資,不允許改變主業,也不允許對外大比例投資。至于對外收購等,更是不能。

另外一方面,2015年A股上市過會率是75%,因為排隊家數太多,2016年整體數字預計還會降低,這意味著即使排隊三年排到了,仍有可能上不了市,白白損失三年時間。

張弛說,多種信息表明,更高層面可能并不鼓勵企業來A股上市,非要逆勢而動,去A股湊熱鬧,實在沒必要。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