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一篇《P2P已死,有事請燒紙》的文章流傳網絡。富姐朋友圈的一位互金人士轉發這篇文章時夾帶了這樣一句話:我想起那天下午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萬萬沒想到》中的這句話,恐怕是那段時間里很多互金人士的心聲。它的前面還有半句:我的生涯一片無悔。
8月24日下午,銀監會等四部門共同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界定了網貸內涵和監管體制,明確了業務規則,并對業務管理和風險控制等多項內容作出了具體規定。
等待了大半年的監管細則終于落地,從業人員卻不知該喜還是憂。在互金圈“懵逼”之際,新三板市場上與互聯網金融有關的企業也在悄悄發生變化。
溫商貸慘遭母公司剝離
風起溫商貸被母公司瓷爵士出售。
9月8日,瓷爵士發布《溫州瓷爵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售、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披露顯示,公司擬向李山投資出售持有的浙江溫商貸的100%股權,雙方協商確定浙江溫商貸100%股權的交易價格為人民幣1.18億元。
對于這項談判已久的交易,外界的評價只有兩個字:賤賣。要知道,浙江溫商貸股東全部權益資產基礎法評估結果為1.37億元,收益法結果為1.52億元,均高于最終的協議價格。
瓷爵士為何要將溫商貸出售?公司的解釋是為了規避互聯網金融業務帶來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此外,也有分析人士認為,溫商貸的存在,擋住了瓷爵士進入創新層的道路。
根據此前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公告,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按照相關監管要求整改后,符合創新層標準的,可以進入創新層;而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典當行、商業保理公司以及互聯網金融等特殊行業掛牌公司,在相關監管政策明確前,暫不進入創新層。對申請掛牌公司雖不屬于該類企業,但其持有該類企業的股權比例20%以上(含20%)或為第一大股東的也暫不受理,對已受理的,予以終止審查。
這項規定,可以說將目前新三板市場上與互聯網金融企業有關的公司進入創新層的道路堵死了。
新三板系互金平臺的尷尬
根據媒體統計,目前新三板系互金平臺共有9家,其中萬惠金科的PPmoney、軟智科技的金蛋理財、光影俠的團貸網、九信資產的九信金融、瓷爵士的溫商貸以及嘉銀金科的你我貸這5家平臺屬于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全資子公司。
另外,嘉網股份持有安心貸30%的股權,中瀛鑫擁有恒富在線的19%的股份,大富裝飾擁有樂金所10.67%的股份。
富姐查詢發現,在這些企業中,只有大富裝飾處在創新層,其余8家企業都在基礎層。按照股轉系統的規定,持有恒富在線19%股份的中瀛鑫還有機會進入創新層,另外7家企業想要進入創新層,唯有通過減持手中互金平臺的股份,或者剝離旗下互金資產。
很顯然,瓷爵士選擇了后者。早在今年6月份,該公司就曾發布《溫州瓷爵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將旗下P2P平臺浙江溫商貸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100%股權出售給控股股東李山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不過,瓷爵士剝離了溫商貸就能順利進入創新層嗎?富姐告訴你,不一定!
根據股轉系統發布的掛牌公司分層實行管理辦法,規定新三板掛牌公司必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一、最近兩年連續盈利,且年平均凈利潤不少于2000萬元;最近兩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
二、最近兩年營業收入連續增長,且年均復合增長率不低于50%;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不低于4000萬元;股本不少于2000萬股。
三、最近有成交的60個做市轉讓日的平均市值不少于6億元;最近一年年末股東權益不少于5000萬元;做市商家數不少于6家;合格投資者不少于50人。
而根據瓷爵士2015年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4559.8萬元,同比增長321.37%,實現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45.96萬元,同比增長2717%。其中,溫商貸自2015年7月成立至期末的營業收入為3537.23萬元,凈利潤為1090.69萬元。
且不說擁有溫商貸的時候,瓷爵士的營收和利潤都不符合創新層要求,更別說剝離這一塊業務。根據瓷爵士2016年中報顯示,其陶瓷相關業務(含專利商標)營業收入427.97萬元,互聯網金融業務營業收入7501.89萬元,占總營收比重高達94.6%。
也就是說,剝離了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瓷爵士,其營收在一線城市還買不起一套房子,可以說什么都不是。
其他企業是否會學瓷爵士?
除瓷爵之外,富姐通過其他幾家公司的中報發現,萬惠金科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11635.33 萬元,其中掛牌公司從事的計算機信息服務和軟件開發服務業務732.72萬元,占營業收入6.30%,而子公司萬惠投資實現金融信息服務收入10562.10萬元,占營業收入90.78%。
嘉銀金科上半年的中報則顯示,公司2016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83億元,其中通過你我貸收取平臺服務費 2.77億元,占營收總量的97.91%。該公司上半年的通信網絡技術服務營業收入則只有593.18萬元。
軟智科技也在中報中表示,上半年公司營收2849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54.02%,并且成功扭虧為盈,是因為2016年上半年公司通過收購及新設全資子公司拓寬產品及服務領域,促使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及凈利潤的增加。在其營業收入明細中,信息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71.88%。
另一家企業光影俠,更是與網貸公司團貸網之間緊密相連。在其中報中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7億元,同比增7555.64%,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分別為7027.53萬元以及5843.28萬元,其根本原因是新增了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業務。
從以上情況來看,涉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新三板掛牌企業,大部分對互金業務的依賴都比較大,若其想學瓷爵士剝離互聯網金融業務從而達到換層或者其他目的,雖不能說不可能,卻會是困難重重。
不過,富姐想說的是,對于這些企業來講,與其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轉變”,不如多關注眼下銀監會等四部門發布的監管條例。
根據該監管條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完成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備案登記后,應當按照通信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申請相應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而未按規定申請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的,不得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
按照這條規定,所有P2P平臺都必須要去申請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即所謂的ICP經營許可證之后才能開展業務。而根據網貸之家的統計,在新三板系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中,只有溫商貸、PPmoney、金蛋理財三家擁有ICP經營許可證,其他平臺都未能獲得。
不過最近又有新聞稱,根據網貸監管細則,網貸機構需要辦理的是在線數據與交易處理許可證(也稱EDI許可證),而不是此前業界所傳的ICP許可證。據了解,目前九成以上平臺連ICP證都未拿到,擁有EDI證的平臺更是屈指可數。好在PPmoney在2015年即已獲得EDI證和ICP證,成為很多平臺羨慕的對象。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