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新三板,交易清冷、估值萎靡不振,破發層出不窮,融資遇冷似乎已經成為新三板資本市場的常態,即便在6月27日分層落地之后,新三板市場的“寒冷”依舊未有改觀。
而進入9月份,新三板融資規模再度縮減,截至27日,僅有84家企業完成了定增,完成募集資金總額僅32.66億元,成為今年以來的新低點。
“今年明顯感覺到市場變冷,尤其分層之后,投資者開始變得更加謹慎。” 一位新三板掛牌公司的董事會秘書在回想起上半年公司定增認購的頻頻延期時,對挖貝網感慨道。
對于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聯訊證券新三板策略組表示:“定增遇冷是受新三板二級市場疲軟牽連以及投資退出渠道不暢所致,在預料之中,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則指出,因為政策不明朗,很多投資機構都持觀望的態度。
9月以來僅完成33億募資 創年內新低
9月,新三板無論是完成募資的企業數量,還是完成募資額均創造了今年以來的新低。
挖貝網數據中心(stock.wabei.cn)顯示,今年1至8月完成募資的企業數量均在150家以上,而在三月份達到頂點330家之后,就開始一路走低。雖在6月、7月、8月下降幅度趨緩,但9月份(截至27日)完成募資的企業數量卻是遭遇“跳水”,跌破百家,僅有84家企業完成募資,不及上個月176家的一半,下降幅度高達52%。
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27日新三板融資規模(挖貝網wabei.cn配圖)
而在完成募資的金額上,9月份截至27日,僅完成了32.66億元的融資,成為今年以來完成募資額第二個波谷(第一個波谷為5月份的73.99億元),同時也成為最低點。而相比2015年9月完成的116.96億元募資額,更是不及其三分之一。
事實上,從新三板2016年上半年的整體融資規模來看,融資遇冷已是不爭事實。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三板市場共進行1634次定向增發,較去年下半年下降12.10%;融資總額為722.64億元,較去年下半年環比下降21.69%。
上述新三板掛牌企業董事會秘書告訴挖貝網,公司在2016年3月份就披露了股票發行方案,現在5個月過去了,仍然沒有完成定增,到現在已經發布了三次延期認購公告。
估值萎縮、政策不明朗成主因
對于新三板資本市場投融資環境遇冷的問題,挖貝網從多位圈內人士了解到,估值萎縮和政策不明朗或為造成此種情況的主因。
聯訊證券新三板策略組表示,目前定增遇冷的現狀,一方面是企業不愿在當前股價處于歷史低位的時候低價出讓股權;另一方面,投資機構也看不清新三板市場未來前景,擔憂投資收益受損以及流動性缺失導致的退出無路。
“目前新三板的估值基本已經到了冰點,這就是使得很多企業不愿意去進行股權融資,即便是真缺錢,也會選擇其他方式來進行融資;再者就是很多投資機構因為新三板目前的政策不明朗,均處在觀望狀態。”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說道。
另一位市場分析人士則是直言,新三板作為一個中小企業融資的場所被流動性拖累已經有段時間了,在沒有更大政策以及市場利好刺激的情況下,投資者就會持幣待購,投資機構相對去年也會更加理性,不會輕易去投企業。
9月份新三板已經進入政策推出密集期,像是近期私募參與做市業務以及大宗交易平臺制度的推進。此時的融資規模萎縮被一位掛牌公司董事長稱作“黎明前的黑暗”。他表示,新三板的政策進一步明朗,未來前景也會更加清晰。
張馳認為,隨著政策的推出,新三板資本市場將會有很大機率出現反彈,速度也會比較快。聯訊證券新三板策略組則更為肯定地告訴挖貝網,年底之前,有關大宗交易平臺制度監管層會有所動靜,不管是正式文還是征求意見稿,都會對投資者的心態產生積極的影響,新三板定增市場年底前有望回暖。
融資遇冷 實為投資良機?
盡管新三板融資大環境趨冷走低,仍有逆勢而上者。
在新三板的掛牌企業中挖貝網注意到,9月份截至27日,有11家企業完成上億元的募資,其中凱天環保(835815)完成募資6.75億元,暫列第一位,另一家企業新道科技(833694)也于9月完成了1.89億元的定增。
企業在資本遇冷的境遇下獲得融資,自然是與企業本身的優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上述市場分析人士告訴挖貝網,還有一方面原因是因為市場下跌的時候往往會跌出很多機會,換句話說,融資遇冷恰是投資良機,很多投資機構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投資。
張馳就從投資機構的角度分析道:“融資遇冷的境遇下,反而是投資的最好時機,因為估值到了冰點。加上后續政策的推出,市場就會反彈估值提升,投資機構也能獲得高收益,所以說現在是價值洼地。”
天星資本總裁王駿曾在挖貝網《對話創新層》欄目中也表示過,“目前的新三板就是最大的利好,因為新三板的發展是一環扣一環,后續會出現公募基金,做市牌照放開,流動性變好。流動性改善,市盈率則會大大提高。新三板的成長性很高,比創業板好,但是其流動性不好導致市盈率低,所以給了投資機構很大的機會。”
張馳進一步表示,市場融資規模萎縮是暫時的,越是這個時候才是要進行投資的時候,只是很多基金背后的出資人在這個時候不敢去投導致了現狀。(文/挖貝網 韓廷賓)(轉自挖貝網公眾號:wabeiwang)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