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三板市場快速擴容,各種問題也頻繁暴露,包括占用資金、內幕交易、操縱股價、信息披露不及時等亂象時有發生,監管力度也在不斷加強。10月17日,江蘇證監局一口氣對金馬揚名、德運塑業等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要求公司股東或關聯企業立即停止占用公司資金、資產的違規行為。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新三板共有9227家掛牌企業,從三季度至今,新三板市場共有約178家新三板企業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涉及約270項違規事件,二季度有約120家新三板企業被處罰。
從時間分布來看,7、8、9月份違規處罰事件的數量相當,都超過了80項,9月最多,有95項,10月份目前有16項。由于公司本身經營存在問題被處罰的數量最多,占據違規事件的一半左右,數量第二多的違規事件與公司實際控制人和高管有關,接近100項。
上述違規事件除了由股轉系統開出警示函外,還有證監會、地方證監局、地方環保局直接處罰,甚至還有公安機關直接干預。比如衛東環保、晨龍鋸床等企業先后被立案調查,德安股份、永捷股份分別因高管涉嫌刑事犯罪案件被拘留,中礦龍科還因高管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被蕪湖市公安局逮捕。
除了對公司進行處罰,連帶主辦券商和會計事務所等也同時受到處罰。比如,因股東減持公司股份未及時披露,股轉系統對皆悅傳媒發出了3封監管函,其中涉及其主辦券商和會計事務所。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聯訊證券的研究顯示,三季度以來,有19家創新層企業也受到了處罰。其中,米米樂、天富電氣和奇致激光是由地方監管局進行處罰,墾豐種業、宏源藥業、永聯科技等公司受到股轉公司的處罰。
10月21日,股轉系統發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票終止掛牌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對未能披露定期報告、重大違法、最近三十六個月內累計受到全國股轉公司三次紀律處分、持續經營能力存疑等情形將被強制終止掛牌。根據上述情形,在眾多違規事件中,有部分企業已觸及了被強制終止掛牌的紅線。一位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對于嚴重的違規事件,監管層將不再容忍,建立市場化、常態化的進出機制,優勝劣汰,將有利于新三板市場更加規范和健康的發展。
另外,根據聯訊證券研究報告顯示,三季度監管部門對于新三板主辦券商的監管力度空前。7月份以來,先后有19家券商收到股轉系統的自律監管措施處罰,其中東莞證券和財通證券還各領到兩張自律監管措施處罰通知。而在2016年三季度之前,僅有10家券商被股轉系統處罰過。從被處罰的原因來看,主要包括盡職調查不徹底、信息披露違規未及時指導、違規開新三板賬戶以及做市交易不夠規范等。
對此,上述市場人士表示,新三板公司數量眾多,同時又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地方,目前主辦券商的數量還不到100家,人手不足,工作量又不斷加大,難免會有疏漏。
興業證券研究認為,從8月初開始,無論是國務院還是股轉系統,對于新三板的政策及公開言論均較為頻繁,而且帶有明顯的積極信號,在“蜜糖”頻發的同時,監管明顯趨嚴,這對新三板長期健康發展是好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