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國網財經聯合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證券期貨研究所共同發布了《2016新三板市場發展報告》(下稱《報告》)?!秷蟾妗凤@示,盡管新三板整體盈利能力高于創業板,但流動性問題仍是制約新三板市場發展的一個因素,做市制度并未發揮應有效果。
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新三板共有1955家公司增資發行2126次股票,與2015年同期相比上升24.9%;共發行股份203.76億股,較上年同期上升23.5%;總融資額達939.57億元,上升25.4%;平均單筆融資額為4178.37萬元,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從資產規模、盈利能力的絕對值上看,新三板企業仍與創業板企業有較大差距。但從凈資產收益率上來看,創業板的凈資產收益率為8.62%,而新三板整體凈資產收益率為10.87%,其中協議板塊9.83%,做市板塊為14.72%。整體而言,新三板凈資產收益率比創業板要高,整體盈利能力更好。
與此同時,新三板流動性波動較大,結構性充裕特征明顯。截至2015年底,新三板掛牌企業中,有成交記錄的企業僅2247家,這意味著56.19%的企業無交易無融資。從2016年的數據來看,新三板流動性問題依然嚴重。2016年1月至9月,新三板新增掛牌企業近4000家,企業掛牌熱情仍然高漲。但相應的成交金額并沒有相應增長,換手率呈現波動下降趨勢,流動性仍然是制約新三板發展的一個問題。
2016年做市轉讓企業占比呈現下降趨勢,做市制度則并未發揮應有效果。
《報告》建議,降低投資者準入門檻已是必然趨勢。同時要配合交易制度的整體優化。首先,要優化協議轉讓制度,適時推出競價交易制度,與做市商制度相輔相成,不斷促進市場的流動性。其次,要完善新三板做市商優勝劣汰制度,發展壯大有管理能力、投資能力的機構投資者隊伍,增強市場長期資金供給。最后,要完善交易市場發現制度,從而進一步推行一些能夠適合中小微企業的債券品種,及其股權質押回購業務等。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表示,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能增加資本運行彈性并提高其安全性。他認為,解決企業融資就必須變革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發展直接融資,要讓企業進軍資本市場,所以要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