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創業熱潮,新三板市場已經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簡稱‘雙創’)形成立體式支撐。”近日,一位來自券商的新三板研究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該人士解釋,一是新三板制度的創新尤其是包容性對創新創業形成正向引導作用;二是新三板海量市場的特性為創業投資提供了豐富的投資標的,同時也為創業投資提供了退出渠道;三是新三板為股權投資提供了平臺和空間,為創新型企業開辟了新的股權融資渠道。
新三板自2013年年初設立以來,堅持以包容性理念設計準入機制,對申請企業在所有制、地域和盈利等方面不做限制性要求,支持鼓勵創新型、創業型和成長型中小微企業在新三板掛牌,通過發行普通股、優先股、債券等實現直接融資。
目前,9000多家掛牌企業中,中小微企業占比93%;高新技術企業占比67%,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合計占比73%。根據統計,有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參股的掛牌公司占比約60%。
業內人士表示,新三板專注于服務初創期企業,三年多來,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行業屬性認識,從業態模式、規模體量等指標看,新三板的掛牌公司十分多樣,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也各不相同,市場具有很強的包容性。
三年多來,新三板市場發展取得目前成績的根本原因在于把握住了“堅定服務好創新、創業、成長、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根本宗旨,并持續構建符合小微企業特點的服務、監管機制。目前新三板市場已經初步形成了服務中小微企業,促進“雙創”的制度優勢,形成了積極的市場引導效應。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下一步,證監會將緊扣創新驅動發展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時代主題,強化依法、從嚴、全面監管,推動產品創新、業務創新和服務創新,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市場功能體系。其中包含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進一步壯大交易所市場,加快完善新三板市場,拓寬服務創新企業的覆蓋面,暢通創業投資退出渠道。
在服務“雙創”具體措施層面,日前證監會公司債(0.00,0.000,0.00)券監管部處長高莉公開表示,“為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成本,監管層希望在新三板創新層里進一步推進‘雙創債’。”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