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研究院近日發布報告稱,三季度新三板新增掛牌企業雖然數量持續增長,但企業融資狀況卻越發艱難,定增市場也降溫明顯。在政府和監管部門頻發利好政策后,新三板融資于9月份出現反轉跡象。同時,三季度上市公司紛紛參控股新三板亦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融資供需矛盾凸顯
“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一路突飛猛進時,企業融資卻越發艱難。”投中研究院助理分析師史蘇寧看到,今年以來,新三板定增市場融資能力持續走弱,近幾個月尤為明顯,定增預案金額連續4個月遠超實際募資總額,融資供需矛盾愈發明顯。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及投中數據顯示,9月新三板合計成交29.96億股,環比增長16.62%;合計成交金額155.9億元,環比增長11.86%;成交24.91萬筆,環比增長1.63%。融資方面,三季度累計融資金額222.97億元,環比下降21.59%。其中,9月完成定向增發113次,完成發行企業數量113家,完成股票發行18.89億股,募集資金73.24億元,環比增長27.31%。全年累計募資876.52億元。
史蘇寧認為,分層制度的實施并沒有實際改變流動性差的狀況,募資不過百億已成常態。8月融資規模創年內新低,僅57.53億元,已連續4個月募集資金總額不到百億,新三板融資能力下行趨勢較為明顯。為助推新三板市場發展,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多次發布關于新三板的利好政策。8月,國務院表示,強化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融資、并購、交易等功能,要大力發展股權融資,完善證券交易所市場股權融資功能;同時規范新三板發展,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受益于新規,三季度融資出現反轉跡象。
定增市場降溫明顯
亞錦科技以58816萬元的VC/PE募資金額排在三季度VC/PE參與定增首位。為了做大電池行業,亞錦科技計劃發行股份募集資金進行南孚電池并購,共募集資金總額27.63億元。
易建科技以45938.15萬元的VC/PE融資額位列第二。去年11月,易建科技擬共發行不超過15789.47萬股,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30億元,并于今年8月完成定增計劃,依靠海航集團強大的產業鏈進行其業務重建升級,形成其在“互聯網+”的產業布局。
據統計,三季度新三板企業定增獲VC/PE支持共74家,獲得融資約31.06億元,較二季度的107家、融資39.14億元大幅下降。其中,7、8月份融資金額分別為16.5億和6.85億元;9月新三板企業定增獲持14家,獲得融資約7.71億元,占9月總募資金額約10.53%。
史蘇寧指出,自分層以來,流動性改善效果一般,相比掛牌數量的激增,定增市場降溫明顯。對于不斷擴大的融資缺口,VC/PE機構參與也不溫不火,除一些特殊極值事件,如南孚電池借殼亞錦科技外,VC/PE機構投資者正從新三板定增市場逐步減少,定增認購量有所萎縮,但總體來說趨勢比較穩定,基本維持在10%之上。在三季度定增弱勢期,企業內部人士卻成為定增認購的主力,從2016年二季度開始,企業內部管理層認購定增股份呈現逐漸上揚趨勢。
史蘇寧認為,外部投資者參與定增態度不積極與內部認購的增長,一方面是由于這些企業間千絲萬縷的關聯性因素,另一方面反映出新三板市場主要成本還是來自于信息的不對稱。值得一提的是,相對于募資監管的嚴格,募資參與條件也有不同程度的開放。股轉公司日前表示,私募基金試點做市商的前期工作已經完成,將于年內推出;QFII和RQFII參與政策或將很快推出。“這既豐富了做市數量,增加了融資渠道,也有可能緩解當前流動性困境,促使VC/PE參與度提升,豐富退出渠道。”史蘇寧表示。
上市公司布局新三板市場
據統計,三季度共有31家上市公司參控股子公司掛牌新三板,其中13家三季度新掛牌企業是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二季度則有27家上市公司擬參與并購新三板企業,其中6家擬全資收購新三板掛牌公司。“上市公司出現頻頻參控股新三板掛牌企業的趨勢。”史蘇寧指出,主板上市企業收購新三板掛牌公司在其產業鏈環節有一定關聯性。很多企業進入新三板是為了轉入創業板和主板市場,而8000多家企業中真正能夠轉入主板的寥寥無幾。相比主板市場上那樣經過幾年IPO排隊和券商輔導,新三板掛牌后將股份注入主板市場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隨著新三板的快速發展,A股市場與新三板的交集逐漸增多,越來越多上市公司通過子公司掛牌、出資參(控)股成為掛牌公司的母公司。“上市公司積極布局新三板是新三板市場地位提升的一種體現,也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間的一種有機聯系。”史蘇寧認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