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新三板訊 每年臨近年末,胡潤研究院發布的財富榜單都會引起不少的話題。不久前,《2016胡潤80后財富繼承富豪榜》公布,“國民老公”王思聰以60億元的財富位居11,然而事實上,新三板上一位還未進入公眾視野的90后,卻已經擁有了87億元財富。他是高少臣,明石創新第一大股東。
私募股權的神秘面紗直至九鼎投資登陸新三板后才逐漸被市場揭開,而明石創新一直低調而務實。2015年7月,明石創新掛牌新三板,主營業務為自有資產投資和資產管理業務。
“直投+資管”:少而精逆襲
明石創新近日公布的2016年前三季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60億元,同比增長4939.70%;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75億元,同比增長58.27%;作為“直投+資產管理”商業模式的典范,明石創新去年就上演了一個項目逆襲的好戲。
2015年上半年,明石創新完成了對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資,因萬達集團經營良好,按權益法核算所得的投資收益占公司當期凈利潤比例高。
據了解,2015年8月3日,公司出資1.57億元認購萬達集團可配股股份合計785.31萬股,配股完成后,明石創新合計持有萬達集團股份23,559,299股,持股比例由20.25%增至22.5%。
查閱明石創新公開的財務數據發現,2015年上半年,明石創新的投資收益是2.15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收益86.96萬元。其中萬達集團權益法下確認的投資損益是2.11億元。
這就意味著,2015年上半年,明石創新通過萬達集團獲得了2.11億元的投資收益,這也是該公司所有的利潤來源。
回顧明石創新往年的財務數據,這種情況并不鮮見。2014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僅為472萬元,凈利潤卻達到了1.32億元,為營業收入的27.9倍。
“獵取”地方國企
同時,明石創新也盯上了國企改革的機遇。今年5月18日,明石創新發布公告稱,公司5月17日收到關于核工業煙臺同興實業有限公司100%國有產權轉讓項目的《中標通知書》,公司以12888萬元報價中標。若最終交易成功,這將開啟新三板公司“掘金”國企改革之風氣。
在中標公告中,明石創新表示:“將以同興實業為平臺繼續整合相關產業,并形成‘四大三小’七家公司齊頭發展新格局。”除同興實業外,參與整合的六家企業都是民營企業,分別為煙臺桑尼核星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煙臺桑尼橡膠有限公司、煙臺核晶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煙臺核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精玖智能設備有限公司、煙臺朗欣航空技術有限公司。
有意思的是,記者查閱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上述六家企業股東、法定代表人之間均存在著交叉關系,“洪志強、司亮、江西星禾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這三個名字在六家企業中至少都出現一次。
如何破局“八項規定”?
大步前進之時,明石創新也深受“八項規定”困擾。今年5月27日,股轉頒布《關于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在前期掛牌的基礎上,對私募機構新增8個方面的掛牌條件。同時要求已掛牌的私募機構進行自查,對不符合條件的要進行整改,期限一年,而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將予以摘牌。
三季報顯示,明石創新距離“八項規定”還有一段距離。
首先,其委托管理資產投資取得的收入占比僅為2.25%,不滿足“管理費收入與業績報酬之和須占收入來源的80%以上”的條件。
其次,股轉要求“私募股權類私募機構最近3年年均實繳資產管理規模在50億元以上”,但明石創新目前的基金規模只有30.35億元。
最后,其托管的13只基金都成立于2008年之后,存續期均為10年,所以有可能不滿足“至少存在一支管理基金已實現退出”的要求。
當然,處于停牌狀態的明石創新不是新三板唯一為此頭痛的PE機構,像九鼎集團、中科招商、硅谷天堂等也暫都不滿足“管理費收入與業績報酬之和須占收入來源的80%以上”的要求。
機會與挑戰并存,即將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金融學學成歸來的第一大股東高少臣,將會有何動作?拭目以待。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