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三板融資交易遇冷,市場信心倍受打擊,這是否預示著新三板的發展已步入瓶頸期?未來新三板發展的機會在哪里?在日前新三板發展論壇上,多位專業人士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結構性特征呈現
需長期布局投資
廣證恒生總經理袁季指出,首先,結構性行情是當前新三板市場的最基本特質。在分層和退市政策推進下,結構性是當前新三板市場最重要和最本質的一個詞,因為新三板市場太大,企業太多,新三板有很優秀的企業,也有董事長跑路的企業,還有被凍結股權的企業,以及治理結構和信息披露不完善的企業。“面對這樣一種亂局的時候,一定要抓住結構性這個詞,按10%的比例,1萬家就有1000家企業值得去真正關注,整個主板市場20多年來也就是3000多家左右,站在這個角度,結構性擁有的機會是非常大的。”同時袁季認為,政策建設也應該走結構性的道路,應該用結構性的分層方式去推進,而不是簡單對全市場做流動性推動。
其次,流動性不足與信息不對稱是新三板投資者面臨最大的風險。戰略趨勢是當前新三板市場最大的確定性,“左側布局”是當前推薦的投資策略,要想獲取超出市場平均的收益,必須站在足夠的高度,用足夠的時間去做布局。“上市公司和新三板企業從今年以來參股并購的關系越來越強烈,這種合作可能擁有的時間窗口期是三年左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時間在縮短,這可能是上市公司并購新三板的時間窗口,過了這個窗口,整個新三板機制更加成熟之后,這種機會應該會逐漸變少。
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表示,和A股大不一樣,新三板投資還是以時間換空間的投資邏輯,不要指望一個政策帶動一輪牛市就可以退出套利,應該做長線投資。雖然整個交易功能喪失,但社會流動性很充裕。“我們一直在和銀行進行溝通,確實有不少銀行已認同我們的觀點,準備來參與新三板分層轉板并購基金,他們做優先,我們做劣后,這和銀行投資價值相符,對于銀行而言,如果沒有新三板市場,還是要做產業轉型基金,或者其他的PC、VE基金,新三板至少給銀行等機構提供了一個龐大的市場去選擇,而且現在新三板企業估值足夠便宜,數量足夠多,這才是我們應該看到的投資機會,所以今年年底到明年初是一個布局的好時機。”朱為繹強調,這里有一個核心前提就是交易功能要完善,新三板下一步政策都會圍繞提高交易去推動,包括私募做市、掛牌同時進入創新層、大宗交易,混合做市制度等。
新三板投資
尚需流動性助力
朱為繹表示,新三板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少:一是,做市企業每天增加的數量越來越少,甚至有些優質的做市企業轉成協議轉讓,這說明目前的做市及做市商制度確實存在問題,需要引起警惕;二是,對于符合創新層的優秀企業提出,掛牌時可同時進入創新層,以及掛牌同時定增,允許掛牌同時可以發行股票,這個市場空間很大,有點類似于小IPO,但因為配套制度沒有出來,所以到現在還沒有新增一家創新層企業,待細則完善后,整個新三板又會到一個新的高度;三是,雖然交易冷清,但不少優質企業的股票交易量和換手率還是非?;钴S。他認為,新三板投資者門檻一定會降低,但不會是全部降低,一定是分層次降低門檻。比如可能基礎層門檻還是500萬門檻,未來創新層門檻有可能是300萬,競價層門檻有可能是100萬;四是,由交易功能喪失導致融資功能不足,同時導致研究動力不足,很多優質企業都很少有研究機構去覆蓋。
聯贏激光總經理韓金龍表示,公司已有比較大的股東正在退出,接盤的人都比較踴躍,因為在新三板掛牌后,企業的財務、發展和經營,大家看得比較清楚。流動性對企業來說不是特別重要,更重要的是公司希望前期投資的VC或者PE,他們原來看好公司十年,現在已經差不多十年了,公司也希望他們通過合理的流動性退出,讓他們有好的回報和收益。然后讓看好未來十年的PE或者VC甚至一些大的基金和機構再進來,形成對企業成長的良性循環。
神舟優車CFO兼董秘陳良蕓表示, 神州優車如今是400多億市值的企業,在上新三板之前,經歷了香港IPO、美國IPO、A股IPO, 最后選擇新三板,是因為新三板對目前還沒有完全盈利的企業,同樣愿意接受,對于高成長企業的發展階段好處很多:一方面通過資本市場做了一些影響力的傳播,總體來說,新三板市場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市場,至少在目前階段,對于高成長性的企業來說有很多的包容性。同時在合規性方面,對企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一方面,掛牌以后,相比非上市企業增加了很多無形的成本。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