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掛牌數量激增 利于優化市場結構

2016/12/05 10:10      楊光 胡程平

未來隨著退市機制的成熟,主動提出摘牌的企業數量會繼續增加,這是優化市場結構的必然過程。

據Choice統計顯示,2016年至今已有4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離開新三板,遠高于去年的13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新三板退出企業數量幾乎每個月都在增加,另據公開資料顯示,僅11月份有十幾家企業摘牌,為新三板成立以來單月最高水平。此外,今年以來還有24家新三板企業主動申請擬摘牌,目前尚在審核中。

天星資本研究所副所長王晨認為,新三板掛牌企業終止掛牌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情況:第一類是自身存在較嚴重違規行為,從而被迫或主動終止掛牌;第二類是企業自身質地相對較差(行業問題、財務問題等),在三板市場上不為投資者看好,融資困難,因此終止掛牌節省成本;第三類是企業質地優秀,甚至不輸于同類A股上市企業,希望可以得到資金快速發展,但目前新三板并不能充分滿足他們的要求。

王晨指出,第一類因違法違規被強制摘牌的多是無法披露年報或半年報的企業, 但真正因為違法違規被強制摘牌的企業并不多,目前有5家企業因未按時披露年報或半年報被強制摘牌,但隨著終止掛牌實施細則的逐步完善,對于企業信披、違法違規、持續經營能力的考核也越來越嚴,新三板優勝劣汰體系會愈發清晰。由于目前監管持續加強,強制摘牌方案已出爐,這些違規企業加速離開新三板,有利于市場環境的凈化。

第二類企業則是市場選擇的結果。王晨表示,由于三板掛牌門檻低、成本低,因此許多資質并不優秀的企業也試圖通過掛牌來“圈錢”,然而由于新三板是以機構為主導的較為專業的市場,大部分這類型企業并不能夠成功獲取資金,加之相對較高的掛牌、審計等成本,企業離開是情理之中。

第三類企業離開新三板則是因為企業申請的IPO已過會或企業被并購。王晨表示,如今新三板掛牌企業一旦接受上市輔導只要停牌即可,之后IPO申請通過證監會批準才需要終止掛牌,大部分企業還是會選擇在三板停牌等待,這樣可以降低沒有申請成功的風險,所以IPO企業并不是退市的主力。

南方某大型新三板投資機構研究員指出,2015年主動摘牌非常少見,2016年出現增加趨勢,跟市場行情遇冷有很大關系。具體來看,這些退市企業多為資質欠佳,盤子小,融資相對困難的企業,這是大部分基礎層企業目前的現狀?;A層有大量成交狀況和經營不佳的企業,甚至有部分從來沒有交易的企業,未來隨著退市機制的成熟,主動提出摘牌的企業數量會繼續增加,這是優化市場結構的必然過程。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