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即將迎來萬家掛牌規模。但受制于估值低、融資難、流動性不足三大現實因素,越來越多的掛牌企業選擇從新三板市場摘牌,轉身加入IPO陣營。2016年以來,新三板摘牌企業為41家。其中,11月摘牌14家,創單月摘牌數量最高紀錄。這些公司平均掛牌時間一年,最短的才6個月。
并購整合和沖刺A股是掛牌企業主動摘牌的重要原因。目前已有1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退市后成功進入A股市場。另有58家掛牌企業的IPO申請已獲證監會受理,其中4家或在明年一季度過會。按照目前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的規定,新三板共有4946家掛牌企業符合創業板IPO的財務條件,占掛牌企業的50.46%。
12家企業問鼎A股
12月6日,中旗股份完成了IPO發行申購。這家新三板企業有望搖身一變成為創業板新星。此次中旗股份發行1835萬股,每股發行價為22.29元,擬募集資金4.09億元。
與發行價格相比,中旗股份掛牌前最后一輪融資價格僅為每股6元,由九鼎旗下三家機構投資6000萬元。巨大的估值差距引起了市場關注。12月6日,有35家進入IPO輔導的掛牌公司股票上漲。
中旗股份給新三板企業轉戰創業板上了一堂“勵志”課。2014年10月,公司登陸新三板;2015年2月,預披露IPO相關文件,并在證監會受理后,2015年2月停牌;2016年8月,公司首發獲通過;2016年11月,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上申請終止掛牌;2016年12月,成功在創業板首發,開始網上和網下申購。
值得注意的是,在兩年的新三板市場掛牌時間中,中旗股份沒有在新三板上進行過一筆交易,其總股本在IPO之前,一直是5500萬股,股東結構也未發生變化。唯一的機構投資者是九鼎集團,當前所持有中旗股份的市值達到13.37億元??紤]到九鼎集團此前還有更低價格入股的情況,僅用6年時間,九鼎集團收益增長幅度達到2128.33%。
這是去年11月IPO重啟以來,首家從新三板到A股上市的公司。數據顯示,目前,已完成A股IPO的新三板公司共有12家。除了中旗股份,雙杰電氣、康斯特、合眾科技3家公司2015年完成IPO轉板,之前在創業板和中小板上市的有8家。這12家企業平均排隊時間為1.55年。其中,安控科技、雙杰電氣、康斯特及合縱科因暫停發行排隊時間稍長。
從新三板到創業板,中旗股份的估值提升了2.7倍。去年6月從新三板轉至中小板的合縱科技估值則提升了2.8倍。巨大的估值差異激發越來越多的新三板掛牌公司進入IPO輔導,啟動上市進程。
截至目前,公告進入IPO輔導的掛牌公司達到265家,至少23家已經完成輔導驗收。其中,14家為創新層企業。
陵牧業董秘沈致君表示,對于相同行業的公司,即使新三板公司利潤更高,市盈率可能不到10倍;而主板公司估值可以達到90倍以上。因此,新三板公司在融資時,面對投資機構顯得信心不足。
廣證恒生總經理袁季表示,從已有經驗來看,順利完成從新三板到A股的“跨越”可以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掛牌A股后,企業無論是估值水平、流動性還是募資能力都取得了巨大的提升。“A股市場在定價、融資、資源配置方面整體比新三板要強,企業從資本市場獲得的支持力度更大。”
上述從新三板摘牌轉戰IPO的企業有一個共同特點:從掛牌到退市,二級市場幾乎沒有交易。除雙杰電氣外,其余公司在新三板的掛牌生涯不僅二級市場零成交,同時一級市場零融資。
企巢新三板學院院長程曉明表示,證券市場的核心功能是對企業的定價。在新三板市場為6元/股,同一家公司到了A股市場,就可以每股二十多元,這種現象讓人深思。
58家公司申請獲受理
中旗股份成功轉板給了諸多處于排隊審核或上市輔導進程的新三板企業打了一針興奮劑,預計將會有更多掛牌企業進入上市輔導,轉戰IPO陣容將進一步擴大。目前已有58家掛牌企業的IPO申請獲證監會受理。這58家企業中,哪家公司有望率先實現升板夢想?
中國證券報記者根據掛牌企業的公告統計發現,在獲得受理的58家企業中,4家進入證監會的反饋階段,分別是廈門光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艾艾精密工業輸送系統(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三星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光莆電子與拓斯達選擇創業板為擬上市地點,而艾艾精工與三星新材選擇上交所主板。資料顯示,這四家公司在IPO待審企業中的排名皆位于前100位。
在2015年5月召開的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了光莆電子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方案。
2015年7月,光莆電子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通知書》,公司提交的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材料已被中國證監會受理。
光莆電子于2014年1月掛牌新三板,其主營業務是LED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并圍繞客戶需求延伸FPC產品。光莆電子作為一家基礎層企業,在2014年、2015年的凈利潤增長分別為-14.5%、56.39%,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161.41萬元、3380.16萬元。2016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554.53萬元。公司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稅率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
拓斯達專業為下游制造業客戶提供工業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及相關設備,其在2014年凈利潤為4671.30萬元,2015年凈利潤為6121.68萬元。按照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修訂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公司屬于先進制造業板塊的工業自動化行業。工業自動化設備屬于智能裝備的范疇,是國家重點扶持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而選擇轉板主板的艾艾精工2014年凈利潤為2592.01萬元,2015年凈利潤為2982.15萬元。公司專業從事輕型輸送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經營能力相較于上述兩家稍顯遜色。
艾艾精工2014年1月掛牌新三板,2015年3月27日開始轉戰IPO。
此外,三星新材2014年12月掛牌新三板,掛牌不到半年就選擇轉戰IPO。公司主要從事各類低溫儲藏設備玻璃門體及深加工玻璃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2014年、2015年凈利潤分別為3443.69萬元、3772.46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家公司均為基礎層企業。
半數新三板公司達到創業板IPO財務標準
截至12月10日,Wind統計數據顯示,新三板共有4946家掛牌企業符合創業板IPO財務條件,占9803家總掛牌企業的50.46%。
根據規定,創業板IPO的財務條件主要由盈利和凈資產兩個指標組成。首先,企業必須滿足最近一期凈資產不少于2000萬元(下稱“共同標準”);其次,企業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下稱“標準一”);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5000萬元(下稱“標準二”)。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較低者為計算依據。
據統計,在滿足創業板IPO財務條件的4946家掛牌企業中,同時滿足標準一和標準二的共有2732家,只滿足標準一或標準二的分別有272家和1942家。
計算機軟件、專用設備、化學制品、通用設備、電子設備制造行業分別擁有624家、302家、282家、254家、165家符合創業板IPO財務條件的掛牌企業。
統計數據顯示,符合創業板標準一和標準二排名靠前的企業包括,東海證券、齊魯銀行、湘財證券、南京證券、中科招商、華龍證券、南通三建、成大生物、墾豐種業、華強方特、天地壹號、祥云飛龍、圣泉集團、合全藥業、山東綠霸、聯訊證券、明石創新、深裝總、翰林匯、藍天燃氣、益盟股份、穎泰生物、開源證券、電聯股份、潤豐股份、華新能源、金達萊、華圖教育、順控發展、原子高科、景津環保、正信光電、江蘇新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