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今年為實體企業“輸血”超千億

2016/12/23 09:59      鐘源 胡程平

科創企業正日漸成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的“新寵”。全國股轉公司市場發展部總監孟浩20日在“2016中國(浙江)新三板發展大會”上表示,新三板日前突破了萬家,總市值3.8萬億元。在這樣一個龐大的體量中,市場仍然堅持為中小微企業服務的定位。小微企業在這個市場的占比將近65%,高新技術企業占比67%,戰略新興產業是24%。她透露,雖然在融資額上今年與去年基本持平,但是今年新三板把1070億元的融資額引向了以非金融類為主導的實體經濟,金融類企業僅融得41億元。

新三板市場已經成為觀察中國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狀況的窗口。近年來,新三板掛牌企業規模增長迅速,本月19日新三板市場已正式步入“萬家時代”。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67%,戰略新興產業企業占比24%;新三板掛牌企業整體研發投入占比5.14%,超過全社會平均水平一倍多。據孟浩透露,今年以來,掛牌企業中共有2600多家完成發行融資,融資總額共計1167.56億元。今年以來,全市場累計成交1171.51億元。

在孟浩看來,近年來新三板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去杠桿、降成本、調動企業家和創新人才積極性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眾多的中小微企業借力新三板實現了快速的發展,我們看到新三板在2014年、2015年、2016年經歷了三年的發展,市場規模出現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2015年我們全年實現融資1216億元,今年大概是1160多億元,數量上、總量上來講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我們細致來分析這里面金融類和非金融類融資占比的時候你會發現2015年金融類占據了大塊兒,只有825億是我們的非金融類的融資。2016年則完全相反,非金融類的融資1070億元,金融類41億元。說明今年新三板把寶貴的資金更多的引向我們的實體經濟。”孟浩分析。

“新三板”市場,原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因為掛牌企業均為高科技企業而不同于原轉讓系統內的退市企業及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故形象地稱為“新三板”。后來新三板不再局限于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天津濱海、武漢東湖以及上海張江等試點地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全國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交易平臺,主要針對的是中小微型企業。

今年10月1號,股轉系統掛牌業務部發布了掛牌準入負面清單的審查標準及審查要點,明確科技創新類公司的審查標準,之前只是提到了營業收入1000萬這個坎,但此次提出新要求:各期主營業務收入中,戰略新興產業不低于50%。

對于門檻的提高,業內人士認為這是新三板之所以流動性不好根本原因。對此,孟浩表示,“我特別不喜歡一個觀點。流動性它是一個一攬子的工程,除了涉及到投資者適當性門檻的調整以外,還涉及到發行、交易制度,中介機構的引入,企業的成熟,企業股權的分散,很多的因素,不是簡單的降門檻。”

事實上,今年以來,全國股轉公司新三板在提升市場質量、提升監管水平方面做出很多努力,市場發展也呈現出一系列變化,包括:更加聚焦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服務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更加聚焦投資者服務與保護,降低其信息搜集成本;更加聚焦精細化市場監管,加強行為監管提升服務效率。

“2016年坦率的講是新三板承受壓力、質疑最多的一年。對新三板現在各位尤其要堅定信心,不要再糾結,新三板的春天馬上就要來了。”孟浩表示。她透露,證監會最新發布的《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將對新三板市場的產生重大影響。文件中專業投資者的認定條件,更貼合實際。為下一步新三板投資者適當性改革帶來一些指引。孟浩呼吁大家耐心等待具體規定出臺。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