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三板主要面臨三大結構性矛盾問題。
一是投融資供求的矛盾。過去三年、特別是2016年,新三板市場企業的數量突飛猛進,已超過萬家,成為全球企業最多的資本市場。掛牌企業股票發行、交易與其他融資的融資需求隨之成倍擴張。與此同時,作為資金供給端的投資改善嚴重滯后??傮w定增、交易等投資行為不但沒有提高,有的重要指標還出現了下降。從單個企業平均情況而言,情況惡化程度更甚了。新增投資的觀望情緒濃厚,先前投資面臨到期退出挑戰。只有融資需求、沒有投資供給的失衡狀況,是新三板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
二是制度規范與制度創新的矛盾。自新一屆證監會主席履新以來,全面嚴格的監管規范了市場,階段性完成了新三板的監管制度的升級。掛牌企業,特別是創新層企業等的要求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具有創新性的制度政策并沒有充分落實體現。包括創新層在內的新三板企業獲得的制度紅利低于預期,新三板投資退出途徑匱乏。
三是市場嚴重分化的矛盾。新三板企業數量眾多,所處行業、規模、階段、成長性、技術、市場表現等分化非常嚴重。新三板投資機構從資金實力和專業水平方面也是千差萬別,眾多的新三板中介結構良莠不濟甚至魚龍混雜。這么大的市場分化程度之廣、至深,為供需的匹配提出了空前的挑戰。信息不對稱、道德成本、搜尋成本等問題突出,新三板市場的交易成本仍然較高。
中國證券市場邁入制度升級期。一方面,黨中央國務院對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升級高度重視,一系列制度安排呼之欲出。另一方面,自新一屆證監會主席履新以來,全面嚴格的監管規范了市場,階段性完成了監管制度的升級。這為后續的制度升級創新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預計隨著2017年兩會、十九大的召開,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升級新階段正式開啟。
如何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精神,在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從供給側入手,升級創新交易制度,大力引入合格投資者,活躍市場,將是未來三年新三板發展的主要任務。在完善新三板交易制度、規范參與主體行為的同時,更重視以新三板制度創新為突破口推動資本體系完善,也應當成為未來新三板制度建設的重點。還可以借助市場力量,鼓勵有實力的新三板參與機構不斷創新,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指標對新三板企業進行篩選、分類、評級等,推出各類指數、與量化基金產品等。
2016年以來,全面嚴格的監管規范了市場,掛牌企業門檻提高,退市制度推進,新三板企業從數量擴大升級為質量提高。創新性政策主要是分層和私募做市。隨著新三板定位的明晰,監管制度完善,2017年上半年新三板將出臺大宗盤后轉讓制度,下半年在降低投資者資金門檻、引入公募基金、新三板轉創業板試點等會有重大突破。2017年新三板掛牌數量將會環比減少,摘牌企業數量逐漸增多。新三板將從單一維度的企業數量擴容,過渡到更加注重質量提高;從融資需求端擴容過渡到投資供給端擴容;從制度規范過渡到制度創新等。
新三板未來具有廣闊的想象空間,類似中國資本市場的“二次元”。新三板“一次創業”周期中的冬天馬上過去,未來“二次創業”階段的春天正在來臨。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