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三板在一半火焰一般海水中度過。一方面,掛牌企業數量突破一萬家,創新層、私募做市等一批制度推出,市場的制度建設更進一步;另一方面,市場定位引起爭論,流動性頑疾仍未被解決。而在已經到來的2017年,新三板將會有哪些看點?
在1月12日下午,挖貝新三板領軍企業年會上,開源證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鄭恒國對2017年的新三板做了幾點展望:
首先是企業掛牌速度放緩,悲觀的預計13000家,樂觀預計有望達到15000家。
其次,企業掛牌會越來遇難。在鄭恒國看來,目前市場監管不斷升級,之前沒有什么財務指標要求,掛牌相對容易。但是現在有了相應標準,且股轉系統在2016年兩次提高了標準,第一次在上半年,明確傳統企業虧損了不能掛牌,第二次是從2016年的10月5號發布了這個政策,就是要求現在要達到行業平均水平,企業的兩年的平均營業收入要達到行業的平均水平,這一點對很多企業來說并不容易,工作中很多企業開始簽了協議,最后也不得不放棄。2017年這種監管政策并不會放松,一萬家以后掛牌的很難再享受到無門檻的福利。
第三,監管層對打擊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不斷加碼。從2016年開始,無論是證監會非公部也,還是股轉公司,對這一塊監管是非常非常嚴格的,有二三十家券商因為這個信息披露方面的問題受到了處罰, 2017年還是會繼續加大這一塊的打擊力度。
第四,是私募做市有望正式落地。從2015年開始,私募做市就被提上議程,但是一直沒有落地,直到去年11月份,官方就是公布了10家私募做市的名單。
第五,摘牌制度有望正式落地。目前,摘牌制度正在征求意見稿,摘牌制度的出臺對良性市場是有發展的,一個市場必須有進有出才是一個良性的市場。
第六:轉板制度和集合競價依然很難推出。在鄭恒國看來,雖然備受期待,但無論是集合競價還是轉板都很難在2017年落地。
第七,創新層企業在2017年6月面臨一次大清洗,在他看來,創新層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還是以并購重組為主,大家應該進行重點關注。
2016年,新三板市場回歸理性,全年融資額1442億元,比上年增長18.5%。更利好的是,非金融類的企業融資占比從70%增長到90%,更多資金流入實體經濟。2017年這種現狀有望持續。
據了解,挖貝新三板領軍企業年會由挖貝網和挖貝新三板研究院聯合主辦,北京博星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協辦,會議旨在深度挖掘新三板企業價值,提升掛牌公司商業變現能力。會上還發布了《2016挖貝新三板最具成長性報告》,報告顯示,創新層企業質量明顯高于基礎層,TMT、金融、文化等行業成為新三板發展最快的行業。北京、廣東和上海在TOP100中,占據半壁江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