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新年的鐘聲,北京及周邊地區在霧霾中跨入了2017年。據報道,2016年12月3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49個城市空氣質量達重度及以上污染?,F如今,“空氣污染治理”已經成為人們熱切關注的話題之一。其實,早在2013年6月14日,國務院就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旨在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早日實現藍天萬里。
大氣污染治理主要是指針對生產、生活產生的廢氣(如粉塵顆粒物、異味氣體、有毒有害氣體等)進行治理的工作。而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產業鏈主要包括產業鏈上游的關鍵技術研發和設備的生產,以及產業鏈下游的設備的銷售與安裝、設備運營及其他服務。
基于此,本篇報告選取2016年中報中披露主營業務涵蓋脫硫、脫硝、除塵,能有效治理大氣污染的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對截止到2017年1月3日的掛牌公司進行篩選,共計28家。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從企業的基本情況、經營性指標、市值等多個維度,對當前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的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進行分析,得出目前大氣污染治理行業普遍盈利能力有限、成長空間較大、融資需求強的結論。
北京地區企業數量最多
從企業的地域分布來看,北京地區的大氣污染治理企業數量最多,有8家,占比28.6%,其次是湖北、云南和浙江,均有3家企業。
企業專利數量差距較大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28家新三板大氣污染治理企業共有專利798個,平均每家企業28.5個,中數為17,但僅有7家企業在平均線以上。其中,航天凱天(835815)和天藍環保(833772)以專利數量153個和142個排在前兩位,兩家企業專利數占總行業的37.0%,而相應的,近三分之二的企業專利數量在20個以內。
數據來源:2016年中報
行業流通性較差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28家新三板大氣污染治理企業中只有18家有市值。整體來看,新三板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的企業體量都相對較小。
其中,僅中航泰達(836263)市值超過10億元,市值不足1億元、1-3億元、3-5億元、5-10億元的分別有6家、3家、6家、2家。
注:1、小值包含,大值不包含;如3-5億元,包含3億元,不包含5億元;2、數據來源:2017年1月3日數據。
從股票的流通性來看,10家企業無成交,換手率低于1%的有10家,高于1%的有8家,其中換手率最高的是中一石科(831024),達34.2%,其余皆在7%以內。這說明新三板大氣污染治理行業股票流通性普遍較差。
注:1、小值包含,大值不包含;如3-5億元,包含3億元,不包含5億元;2、數據來源:2016年1月3日到2017年1月3日的區間數據
數據來源:2016年1月3日到2017年1月3日的區間數據
行業營收總規模14.29億,其中僅兩家營收過億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新三板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在2016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總規模14.29億元,平均每家企業營收5104萬元。大多數企業營收集中在1000萬元至5000萬元之間。營收過億元的企業有:航天凱天(835815)和鑫聯環保(836446),而企業營收分布在1000萬元以下、1000-3000萬元、3000-50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的分別有5家、9家、5家、5家。
注:1、小值包含,大值不包含;如3-5億元,包含3億元,不包含5億元;2、由于科電瑞通(430756)實際控制人和管理層人員發生變更,業務斷檔,所以報告期營收為0元。而國力通(835702)報告期工作主要集中在項目的設計與工藝包的編制,還不能計入公司收入,以致報告期營收為0元。為保證數據可以更真實的顯示行業水平,故不將這兩家公司計入營業分布核算。3、數據來源:2016年中報
數據來源:2016年中報
行業資產規模較小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新三板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的企業規模都相對較小,僅有兩家企業資產總計超過10億,剩余26家企業總資產都在5億元以內。
根據上述營收規模和資產規模等信息,可以看出,在新三板大氣污染治理行業,龍頭企業已初具規模。
超三成企業虧損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新三板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在2016年上半年凈利潤總額為5885萬元,同期增加3318萬元,增長129.3%。企業凈利潤大多數集中在500萬元以內,凈利潤過千萬的也只有兩家企業,分別為中航泰達(836263)和廣翰環保(835542),而企業凈利潤分布在虧損、100萬元以下、100-500萬元、500-1000萬元的分別有9家、5家、9家、3家。虧損比例高達32.1%。
注:1、小值包含,大值不包含;如3-5億元,包含3億元,不包含5億元;2、數據來源:2016年中報
數據來源:2016年中報
而從銷售凈利率方面來看,中航泰達(836263)和廣翰環保(835542)仍然位于行業領先地位,數據分別是25.6%和23.7%,但是未和第三名的中一石科(831024)拉開明顯差距,數據是19.9%。從凈資產收益率(ROE)方面來看的話,位列前三的依次是廣翰環保(835542)、中一石科(831024)和中航泰達(836263),數據分別為26.6%、13.6%和12.2%。
注:1、數據來源:2016年中報;2、科電瑞通和國力通兩家企業未計入統計
綜上,廣翰環保(835542)、中一石科(831024)和中航泰達(836263)三家公司的盈利情況比較突出。
行業成長空間較大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新三板大氣污染治理行業中有10家企業營收未能實現正增長,16家企業低于行業營收同比增長率的平均值28.9%。而從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的角度來看,有12家企業實現利潤的正增長,占比48.0%,凈利潤負增長的13家企業,有6家企業增長低于-100.0%,其中賓肯股份(833413)凈利潤同比下降3219.1%。整體來說,新三板大氣污染治理行業仍有較大成長空間。
注:1、數據來源:2016年中報;2、科電瑞通和國力通兩家企業未計入統計;3、山川秀美(831588)營收同比增長率為19443.7%,屬于極值范疇,具有一定的偶發性,故不計入統計
融資金額差距較大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新三板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總共有11家企業進行了增發募資,共計增發14次,融資金額達9.15億元,其中航天凱天(835815)融資金額高達6.76億元,占比73.9%。但是,單次融資金額超千萬的僅有3家,分別為航天凱天(835815)、中航泰達(836263)和中聯環保(834952),其余8家企業平均融資2334.75萬元。整體來說,新三板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的融資金額差距較大,融資需求未能有效滿足。
數據來源:2016年1月3日到2017年1月3日的區間數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