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貝網訊 2月7日消息,在農村改革全面加速的背景下,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于2月5日重磅出爐,這也是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4個中央一號文件。與連續多年都關注三農問題不同的是,今年的《意見》特別指出,當前的緊迫任務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與此相關的是,中央文件對農業供給側改革的突出關注勢必會撬動更多資金對農業板塊的關注,對于新三板農業板塊企業而言更是一件給力的事情。面對農企資金缺口常態化,低門檻融資的新三板將有可能解決更多企業的燃眉之急,緩解其資金壓力。
新三板龍頭企業發展快 一半企業獲融資
數據顯示,截至2月6日,農業板塊中有107家企業掛牌新三板,在10486家整體的掛牌數里僅占1.02%。相較于其他板塊,農業板塊企業顯然沒有形成規模,但這一點不影響其發展勢頭。挖貝網發現,在已登錄新三板的農業板塊企業中,很多龍頭企業發展較快,一半企業都有過融資經歷。
據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墾豐種業(831888.OC)和三瑞農科(836645.OC)凈利潤分別達到了5.37億和1.16億;包括聯創種業(430625.OC)、伊禾農品(430225.OC)、華綠生物(832838.OC)、七彩云南(835024.OC)等18家企業的凈利潤也超過1000萬。
在融資方面,上述107家掛牌新三板的農業企業里,伊禾農品(430225.OC)、三寶農業(838646.OC)、天池股份(837681.OC)、科薈種業(836341.OC)等35家企業實現了融資需求,另有16家企業的募資處于進行狀態,接近一半的農企在新三板獲得融資。
農業板塊部分企業業績及融資情況(挖貝網wabei.cn配圖)
三農資金缺口 募資多用補充流動資金
長期以來,農企解決資金不足的方式主要依靠銀行貸款,資金問題已經成了“三農”事業發展過程中貨真價實的短板。相較于其他資本市場,對于企業盈利能力并沒有過高要求的新三板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數據分析顯示,對于現階段出于虧損階段的部分掛牌公司而言,虧損并沒有影響其融資的順利開展。
挖貝網發現,2016年1-6月虧損了353.58萬元的幫豪種業(832563.OC)已在新三板完成5輪融資;萬辰生物(833260.OC)和萬綠生物(830828.OC)這2家公司也有過4次融資。
而且,在已公布募資用途的77家農業企業中,用于償還銀行貸款的企業僅有數十家,大部分募資還是補充流動資金所需。
農業板塊部分企業募資用途(挖貝網wabei.cn配圖)
根據去年發布的《中國“三農”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6)》報告顯示,2014年“三農”領域的貸款投入需求約8.45萬億,減去實際農戶貸款余額5.4萬億,“三農”金融的缺口達3.05萬億,“三農”金融有效供給嚴重不足。
為了緩解三農資金缺口,《意見》指出今年的政策會逐步完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財政支農投入機制,爭取把有限的財政資金更多的投入到農村,在解決確保農村資金投入等實際問題上更加具體。
農業是我國的第一大產業,有政策大力支持的農企又十分符合產業趨勢,未來在資本市場中大有可為。在更多企業登錄新三板后,低門檻的快速融資也將方便更多優質企業以市場化方式籌集資金,從而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