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老牌IT公司中搜網絡(430339.OC)發布公告稱,公司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以及武漢分公司因未按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被納入經營異常名錄。
實際上,這家當年攜第三代搜索引擎概念登陸新三板的“新三板互聯網第一股”自從掛牌開始,就進入了發展的分水嶺。從2013年登陸新三板至今,連續4個報告期凈利潤均為負,虧損近5億。
那么,持續虧損加上問題不斷的中搜網絡何時會迎來轉機?
中搜網絡被納入失信名單與經營異常名錄
2月6日,中搜網絡發布公告稱,公司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以及武漢分公司因未按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被納入經營異常名錄。
作為一家掛牌新三板的老牌互聯網企業,中搜網絡緣何會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公告中表示,主要是因為與員工的勞動爭議。
同時,根據信用中國公示信息顯示,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判決中搜網絡支付張明明2016年3月1日至4月14日期間工資差額6854.97元,支付張明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93750元。
但中搜網絡認為,公司與張明明勞動爭議是對方拒絕公司安排到新部門工作構成曠工,公司有理由拒絕支付部門調整通知之后曠工期間的工資。
也正因如此,在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作初審判決后,中搜網絡向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訴。但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二審判決仍是“維持原判”。
對判決不服氣的中搜網絡,2016年11月又向北京高級人民法院提交了再審申請,目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立案審查。
“屋漏偏逢連夜”除了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根據信用中國公示信息,中搜網絡還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起因是武漢分公司未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武漢市江漢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將中搜網絡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對此中搜網絡稱,武漢分公司已提報了2015年年度報告且已公示,公司將盡快向武漢市江漢區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撤銷納入經營異常名錄。
3年半虧損近5億,曾因舉報跌出創新層
新三板指南研究院資料顯示,中搜網絡成立于2004年,主要從事面向企業客戶的B端“中搜移動云平臺”產品和生態系統服務和面向個人用戶的C端“中搜搜悅”APP服務。
2013年11月掛牌新三板時,中搜網絡曾在公轉書中標榜擁有“國內領先的第三代搜索引擎技術”,并以此為商業模式的核心。
可自從登陸新三板以來,中搜網絡的財務狀況就陷入了“窘境”。掛牌當年就開始虧損,之后更一發不可收拾。
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1-6月,分別虧損1.42億元、1.29億元、1.23億元和9995.32萬元。連續4個報告期凈利潤均為負,虧損近5億。
去年6月,本有機會升入創新層的中搜網絡未能如愿。據當時發布的公告顯示,中搜網絡因公司客戶和投資者舉報反映其存在公司治理不健全、內控不合規等問題,根據《分層管理辦法》規定,被調整出創新層掛牌公司名單。
分層首日,中搜網絡的股價應聲大跌26%。2016年8月15日,中搜網絡因重大事項開始停牌,停牌前股價為2.27元,這一價格與公司此前兩次15元和25元的增發價格相差甚多,也讓公司的幾百名投資者欲哭無淚。
連年虧損,中搜網絡要如何自救?
連年虧損,并沒有阻礙中搜網絡在新三板的一次次融資。據了解,中搜網絡掛牌后發生過兩次定增,合計融資近3億元。
即便有了這些融資,中搜搜悅、中搜移動云平臺也沒有明顯起色。2015年11月,中搜網絡希望借助“中搜移動生態系統”融資5億元,可這筆融資目前還沒有完成。
融資不成,中搜網絡會如何自救?2016年上半年,中搜網絡把長期虧損的“搜悅”拆分出去。中搜網絡董事長陳沛表示,未來還將陸續將部分“燒錢”的業務拆分出去,成立獨立的公司。對于分拆“搜悅”的原因,他坦誠確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財務狀況。
指南君注意到,除拆分業務外,中搜網絡還在謀求資產重組。2016年8月12日,中搜網絡依然決定停牌,進行重大資產重組,預計不晚于今年4月恢復轉讓。
最終,拆分業務亦或資產重組能否改變中搜網絡的命運,還需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