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在2016年底突破“萬家”,新三板市場的定位問題再度擺在眼前,這關系到如何厘清與A股的關系、創新層如何建設等問題。
2月10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2017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提到新三板定位問題,他表示新三板掛牌企業還需優化分層的制度和辦法,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發揮土壤功能。讓一批創新能力強、誠實守信、市場前景好的企業,能夠轉板的就轉板,不愿意轉板的就在新三板里面綻放,這是未來中國資本市場又一道風景線。
多名人士解讀稱,“土壤”即是基礎層,“苗圃”代表著創新層;監管層明確了“苗圃”方向,即要發展創新層或新的層次,同時圍繞“由苗成材”以及“成材后”,未來會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出臺,比如轉板。
深交所2月13日表示,把“推動新三板向創業板轉板試點”列為今年的重點任務。
新三板功能將含“預備軍”
對于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2017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圍繞新三板的談話, 華南一家大型券商新三板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讀,“土壤是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成長的機會,苗圃則是對于部分企業進行有目的、有方向、有預期地進行培養,苗圃今后就是創新層或者其他新的層次。”
深圳一家投資新三板的PE董事長亦有相似的解讀,“土壤功能是基礎,是培育優質企業的基地,給予充足的養分成長,養分就是指流動性、融資功能、規范化功能,所以新三板對于企業的實質培育功能要做好。苗圃功能就是要把好的企業挑選出來,也就是創新層,給予后續更多的關注和培育。”
根據公開數據統計,截至2月13日,共有10544家掛牌企業,其中950家企業屬于創新層,總股本1024.79億股。
然而,面對逐漸龐大的新三板市場,當下新三板市場亟待明確新市場定位,這影響到未來一系列制度設計。
多名人士表示,從此次監管工作會議內容可見,“預備板”或將成為新三板的定位之一,亦即是說,通過分層培育一批優質企業,這類企業符合要求可以轉板到創業板、中小板、主板,完成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銜接。
前述大型券商新三板負責人表示,從以往監管層多次正式談話來看,監管層依然堅持新三板的獨立市場地位。但他談到,“苗圃”意味著階段性,“苗子培育出來后,不能長期待在苗圃,最終要回到更廣大的空間去成長。從這個意義來講,未來應該要有相應的措施和制度出臺來把這個事情做好。”
“從我理解來看,新三板是優質企業培育的早、中期,后期還是要到A股去發展。”前述私募董事長亦表示。
深圳一家小型券商投行總經理談到,“從現在來看,新三板確實有這層"預備板"的意思。不過無論是作為"土壤"抑或板塊的遞延,我認為都是正常的,這要看新三板的發展定位?,F實情況中很多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后選擇IPO或是等待轉板制度。”
2月13日晚間,深交所表示,日前學習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精神,2017年會部署落實會議各項任務要求,其中將會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深化創業板改革,推動新三板向創業板轉板試點,支持一批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廣、契合國家發展戰略導向的優秀企業上市。
治理標準趨同A股
從2016年監管層對新三板采取頻頻行動來看,“嚴監管”、“規范化”是2016年的新三板的主基調。
廣州一名新三板券商人士談到,“新三板量已經很大,監管層要保證企業的質量,這是去年以來監管思路,相信今年將會延續。畢竟這是全國性資本市場,要對投資人負責,要規范掛牌企業的公司治理、財務標準、信息披露。”
同時,2016年下半年以來多項規范性監管政策亦趨向A股市場。
2016年8月8日,全國中小股份轉讓系統發布了《掛牌公司股票發行常見問題解答(三)——募集資金管理、認購協議中特殊條款、特殊類型掛牌公司融資》。對比了滬深兩個交易所《募集資金管理辦法》 以及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管要求》后,可發現新三板市場資金募集管理的要求和表述幾乎與上市公司的規定一致,僅在一些細節方面有所不同。
新三板創新層企業的審計標準也更加嚴格。2016年12月29日,財政部印發《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4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等12項準則。準則稱,新三板創新層掛牌公司應視同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審計業務要執行本準則。
前述深圳小型券商投行總經理表示,現在新三板有很多公司治理標準正與A股趨同。“監管要求不低于A股,比如對法律上的要求、公司規范性要求,與A股沒有本質區別。只是由于A股和新三板的區別導致監管層的執行度不一樣,新三板的審核相對松一點。”
對于去年以來新三板的“嚴監管”,多名新三板人士均認為確有必要,但同時表達希望今年內能出臺更多利于新三板的政策。
前述華南大型券商新三板負責人表示,“從劉主席這次會議的上講話來看,我覺得還是有很多方向明確了;第一,就是要有重點有方向做事,比如苗圃;第二,從苗圃角度來看,無論是轉板還是進一步分層,相應制度和配套措施會出臺;目前創新層的制度仍然不清晰,相關的政策應該會出來。”
而前述私募董事長則從投資角度談到,希望能夠進一步降低門檻;加強信息披露的要求;退市機制能出臺可實施的方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