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業務十字路口側記: 一名新三板人員的徘徊)
對于新三板承做人員王磊來說,如今的他又將面臨職業的選擇。2014年下半年,在券商新三板業務大肆招兵買馬的時候,王磊看好了新三板的發展前途,毅然從一家知名律所離職投身到新三板業務中。而如今,隨著一些券商對新三板業務的收編,王磊對未來職業發展又有些迷茫。
掛牌速度的放緩、監管的趨嚴、性價比不高、IPO加快等各種因素都在促使券商改變新三板的戰略布局。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一些券商的新三板部門正在遭遇著離職、調崗等尷尬境地。“新三板不好做了,暫時還沒有找到更好的選擇,所以還在這做新三板。”王磊告訴記者。
實際上,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采訪中,多位券商人士仍表示看好未來新三板的發展。而促使券商調整戰略布局的原因或在于經過幾年的發展,新三板的競爭格局正在形成。
尤其在大力推行IPO之下,在新三板方面無明顯優勢的券商正在將資源向IPO領域集中,而優勢券商則可能繼續在新三板領域深耕。
從業人員:堅守還是調崗?
2015年,新三板徹底的火了一把。新三板項目的投資會常常爆滿,新三板基金產品大量發行,資金蜂擁而至。券商新三板業務更多到忙不過來。2015年,當之無愧的成為新三板的火爆年。不過,這種火爆并未持續多久。
“新三板紅紅火火兩年之后,感覺一下子就不行了。”王磊感慨道,“去年,很多券商都在感嘆他們的收入不如做新三板的。今年,很多券商新三板部門都迎來了辭職和裁員高峰。”
“我們沒有裁員,但是一部分離職,一部分調崗。”王磊告訴記者,有更好選擇人都離開了公司,剩下的一部分承做人員轉至其他崗位,包括持續督導、中后臺等。
實際上,盡管新三板掛牌業務收縮,但存量掛牌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對于后期持續督導的需求越來越大。而另一方面,后續督導被認為是風險大、收益低的業務,因此在近期也出現券商打包轉讓持續督導權的現象。
而對于隸屬投行部門的新三板從業人員,現在則有更靈活的選擇。之前可以多做新三板項目,而如今則把重點放在IPO方面。保代就告訴記者,目前正在做IPO項目,而此前其一直在負責新三板的掛牌業務。
“現在新三板審核越來越嚴格,性價比太低,很難做?,F在沒人愿意去新三板了,稍微好點的企業我們都會建議去IPO,上報到反饋現在兩三月就可以了。” 南方一家中型券商保代表示。
隨著IPO發行的加速,IPO成為了券商最為重視的業務。記者了解到,有券商正在集中全力推動IPO,而IPO也成為券商投行人員最想去的部門。“我也想去做IPO,但是畢竟不是北上廣,機會比較少。”王磊向記者表示。
新三板市場:今非昔比?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像王磊這種處在糾結狀態的新三板從業人員并不在少數。背后的原因是離不開新三板市場的發展。“新三板市場現在越來越難做。”多位券商新三板人士都如此向記者表示。
對于這些項目承做人員來說,難做的原因包括優質項目越來越少、審核越來越嚴、風險越來越大、利潤依然有限。
“現在可以掛牌的項目確實越來越少了。”近日,多家券商的新三板人士向記者表示。股轉系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2月28日,新三板公司的掛牌數量超過萬家,達到了10575家。
“一方面是很多企業都被篩選了,二是監管越來越嚴,收費卻沒有上去。而且好一些的企業都準備去IPO了。”王磊告訴記者。
事實上,經過幾年的發展,在新三板領域的競爭格局正在逐漸形成。投入產出性價比不高狀態一直持續之,券商負擔越來越重。政策紅利兌現尚需時間之下,一些券商不得不調整戰略布局。尤其是在IPO加快發行大軍下,更是將豐富資源調整至IPO等其他部門。
“各家券商的業務條線不一樣,尤其是現在IPO盛行,一些在新三板領域優勢不明顯的券商可能會將資源向IPO領域傾斜。”上述中型券商人士認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