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三板市場操縱行為呈現六大趨勢 證監會持續打擊遏制蔓延
在依法、從嚴、全面監管的監管要求下,證監會對市場操縱等違法行為持續保持高壓態勢。而隨著違法主體日趨多樣化,今年以來,證監會也加大了對新三板市場操縱行為的查處力度。
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國多層次市場建設正在不斷推進,作為新興的交易場所,近年來新三板市場發展迅猛,掛牌公司數量快速突破上萬家,參與投融資的合格投資者逐步壯大,在促進中小企業融資和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此同時,新三板市場也出現了一些違法違規行為,其中,操縱掛牌公司股票則是近一兩年來新出現的苗頭性問題。在2015年證監法網對一批新三板市場操縱案件集中查處之后,證監會再次集中查處了數起此類案件。
據介紹,相較于主板、中小板及創業板市場而言,新三板市場在交易機制、定價機制、參與方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因而在操縱市場這一違法違規行為中也相應呈現自身的特點和趨勢。
具體來說,一是操縱行為參與主體多樣。一般的操縱市場參與主體較少,主要集中在投資者,新三板市場操縱參與主體除了投資者外,還有掛牌公司、掛牌公司的控股股東及高管、做市商、做市業務人員等多種主體,覆蓋市場各類參與方。
二是多方合謀共同實施操縱。受掛牌公司質量、投資者層次、做市交易機制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新三板市場操縱行為由以往的單方全程實施,演變為多方合謀、串通共同實施,各方借助“聯盟”實現操縱優勢互補,利益均沾,各取所需。
三是操縱市場動機新穎。新三板市場操縱的動機不再僅僅局限于賺取操縱價差獲利,而是有更“遠大”的企圖,掛牌公司為了實現定向增發融資、為了進入或維持在創新層,抑或是做市商業務部門或個人為了完成公司業績考核要求,甚至是相關方面為了滿足對賭協議條款。
四是操縱行為“本小利大”。由于新三板市場掛牌公司多為中小企業,股本小,流通股則更少,行為人可以動用少量的資金、賬戶即可快速完成操縱,可謂“投入少、見效快、效果好”,使得不法者為了實現企圖甘冒違法違規的風險。
五是操縱手法更趨隱蔽。由于新三板做市交易和協議交易的特殊交易機制,操縱行為的交易遁形于做市交易或雙方自行商定的協議交易中,常難以被發現和區分,大大增加了調查和打擊的難度。
六是操縱手法花樣繁多。新三板市場操縱不僅可以用傳統的優勢和手段,還“推陳出新”誕生出新的優勢和手法,除了以往的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信息優勢進行連續交易或約定交易、洗售交易之外,行為人還開始通過掛牌公司發布利好消息,通過“做市商地位優勢”、向投資者推介等方式進行信息操縱或其他新型操縱。
前述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新三板市場操縱行為的特點和趨勢,將受到監管部門的密切關注。而對于新三板市場出現的操縱行為,證監會也將及時果斷出手,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的不法分子,防止不法行為在新三板市場快速擴散,以有效遏制操縱行為在新的市場領域蔓延。
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持續完善新三板市場相關規則和機制,多方面加強對新三板市場的綜合監管,貫徹落實“依法監管、全面監管、從嚴監管”的理念,切實維護資本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秩序,不斷促進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