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多少才能IPO?凈利潤買得起深圳一套房就有希望

2017/03/14 13:14      王艷妮

年后新三板企業跳龍門熱情越來越高,年盈利剛過百萬和超過4億的都紛紛宣布接受IPO輔導,3月已經有14家公司宣布將沖刺A股,其中包括成交最為活躍的企業之一匯量科技。

一邊是IPO排隊時間不斷縮短,另一邊是新三板制度差異化等政策紅利若隱若現,掛牌企業明顯面臨一個問題:是去排隊IPO還是留在新三板“綻放”呢?如果選擇前者,首先需要的考慮的問題便是:以企業自身的情況,沖刺A股有幾成勝算?

創業板上市財務門檻早在2014年5月份便大幅降低,理論上只要財務數據滿足“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扣非凈利潤累計不低于1000萬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5000萬元”其中任意一個條件,便可以大膽去闖IPO了。

如果從近期新上市、過會企業的情況看,其實不止創業板,包括主板和中小板的IPO審核也已經明顯淡化了對盈利要求,甚至部分“虧損”企業也能夠順利過會了。

全景網·解讀新三板研究中心統計發現,最近3個月上市的134家公司中,思特奇(創業板)最新一期凈利潤為虧損,凈利潤低于2000萬元的公司有5家(含思特奇),低于3000萬元的有14家,不過從2015年度業績看尚無虧損企業,凈利潤低于2000萬元的僅至純科技(主板)1家,低于3000萬元的僅7家。

  表1:最近3個月新上市企業財務狀況

最近3個月上市的企業絕大部分IPO立項至少是4年前了,當時創業板財務門檻還沒有降低,凈利潤規模中位數仍然接近5000萬元。個別IPO審核時最新一期業績虧損、或者凈利潤規模大幅低于平均水平的企業之所以能順利過會,其實都有各自的“特殊情況”。

首先來看2016年12月30日上會的思特奇。思特奇主營業務是數據處理和外包服務,2016年上半年扣非之后虧損1010.33萬元。IPO審核時發審委提出的問題是:發行人2016年上半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 -1,010.33萬元。請發行人代表進一步說明發行人的持續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請保薦代表人發表核查意見。

思特奇的核心客戶是三大電信運營商,通常上半年立項審批采購招標,下半年簽約驗收付款,因此發行人收入具有季節性特征,集中在三、四季度,盡管審核時最新一期(2016年上半年)凈利潤為負數,但有良好的盈利記錄(2013年-2015年持續盈利,規模介于4000-5000萬元)。打消發審委關于持續盈利能力的疑慮之后,思特奇順利過會。

最近已上市待發行、正在發行和已過會的69家公司中,最新一期凈利潤為負數的只有力盛賽車(中小板)1家,凈利潤低于2000萬元的只有力盛賽車和新勁剛(創業板),低于3000萬的只有7家。2015年度無虧損企業,凈利潤全部高于2000萬元,低于3000萬元只有3家。

表2:待發行、正在發行和已過會企業財務狀況

力盛塞車算A股“賽車第一股”,IPO審核時最新一期凈利潤(2016年中報)為-460.27萬元,今年2月22日上會時被發審委要求進一步說明:(1)公司2015年業績下滑、2016年上半年虧損、2016年全年盈利上升的原因,2017年是否存在業績大幅下滑的風險以及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等。

和思特奇一樣,力盛賽車最新一期業績虧損也具有季節性原因。一季度由于氣候寒冷,賽事和運營主要集中在二三四季度,而贊助收入、汽車活動推廣業務收入等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力盛賽車預測全年收入2.34億元,凈利潤2902.70萬元。

新勁剛最新一期凈利潤(2016年半年報)732萬元,遠遠低于創業板近期過會企業最新一期凈利潤中位數5070萬元。作為近期過會企業中盈利規模最小的公司,新勁剛順利過會勝在行業較為特出。

發審委審核新勁剛時提問:發行人報告期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凈利潤分別為1,395.01萬元、1,295.60萬元、2,403.23萬元。請發行人代表:(1)進一步解釋2016年度收入與以前年度基本持平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2)進一步說明未來主營業務的發展態勢和近兩年盈利能力規劃情況;(3)分析說明發行人報告期人員減少、研發費用投入減少對2016年度利潤的影響。請保薦代表人就上述事項發表核查意見。

新勁剛主要產品涉及超硬材料、碳化硅磨塊、超細合金粉末、遠紅外節能材料等,其中金屬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品是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新勁剛子公司康泰威具有生產供應軍品資質,根據武器裝備承制單位需求,研發生產和供應金屬基輕質高強復合材料制品、電磁波吸收材料、防腐導靜電材料、熱障涂層等產品。

綜合近期過會和被否的企業情況,IPO審核思路明顯在淡化盈利指標,更加關注持續經營能力、行業前景和規范性。

新三板大約一半的公司能夠輕松達到創業板上市新標準,但在實際操作中,要想證監會收你,首先得有券商愿意收你,而券商的門檻往往比證監會的門檻要高一點,這跟股轉公司對掛牌企業沒有財務數據要求、但實際上券商都有自己一套項目遴選標準是一樣的。

如果對照表1和表2,想順利登陸A股的企業除非行業特別有亮點,否則凈利潤還是要達到一定規模勝算才比較大。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表1和表2中的企業IPO立項絕大部分是4、5年前了,當時創業板上市財務門檻還沒有降低。

目前已預披露等待審核的420家公司(剔除了預披露中未完整披露2015年度業績的公司),最新一期凈利潤為負數的有2家公司天禾農資(擬上中小板)、安達維爾(擬上創業板),凈利潤低于2000萬元的有78家,低于3000萬元的有137家。2015年年報仍然無虧損企業,凈利潤低于2000萬元的18家,低于3000萬元的67家。

表3:已預披露等待審核IPO企業財務狀況

對比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目前創業板IPO排隊企業 2015年凈利潤中位數明顯下降,從表2中的5070萬元下降至3445萬元。2014年證監會降低創業板門檻之后,券商立項的財務要求確實有所下調,但剛剛“合格”的公司還是很難受到券商青睞。

隨著IPO審核提速,券商立項要求會不會進一步降低呢?投行人士透露,目前主流券商對創業板IPO的要求是最近一期利潤不低于3000萬元,主板和中小板則要求不低于5000萬元。

這可能會嚇退很多掛牌公司。從2015年的數據看,新三板凈利潤達到3000萬元以上的公司只有887家,5000萬元以上的只有368家。但從目前新三板IPO輔導企業的實際情況看,2015年凈利潤低于3000萬元的大有人在。

從上圖看,2015年年底之前,年盈利規模低于1000萬元的公司壓根沒有機會接受IPO輔導,甚至盈利規模低于3000萬元的公司也寥寥無幾。2016年開始陸續有一些盈利規模在1000萬元以下的公司啟動IPO輔導,2016年年底以來這種情況越來越多,最近幾個月盈利規模在2000萬元左右的掛牌公司已經構成新三板上市輔導企業的“中流砥柱”。

不過盈利規模比較小的IPO輔導企業,多數有其他亮點。目前新三板IPO輔導企業中,去年凈利潤規模在1000萬以下的都是些什么企業呢?

三角防務今年1月開始IPO輔導,輔導券商是中航證券。這公司去年凈利潤只有125.3萬元,它憑什么獲得券商青睞的?首先看主營業務,三角防務為軍用和民用航空飛行器提供大型模鍛件和自由鍛件,擁有生產軍品所需的全部資質;其次看股東背景,三角防務大股東是西安航空產業投資公司,最終實際控制人是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礎管理委員會。

檸檬微趣是做移動端游戲的,華光光電生產的半導體激光器應用于醫療美容等領域,小小科技生產加工汽車同步器精鍛件,長陽科技的功能膜新材料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現在很多企業IPO輔導時間已經壓縮到3至6個月左右,但IPO輔導之前還要經歷為時1年左右的規范期。掛牌公司年報陸續出爐,還沒出爐的對過去一年的成績單多少也心里有數了,有意沖刺A股的公司掂量一下,如果2016年凈利潤達到2000萬元以上,或者1000萬上下但行業特別出挑的,現在就可以去“勾搭”券商了。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