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三板5家掛牌企業昨日“跌停” 完善協議轉讓報價限制利好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潘敬文) 在多輪“烏龍指”事件后,全國股轉系統終于出臺措施制止同類事情再次發生。上周六,全國股轉系統在公眾假日發布了《關于對協議轉讓股票設置申報有效價格范圍的通知》(下簡稱《通知》)。分析師普遍認為,《通知》將有效完善股轉系統,有利于防范重大烏龍指現象重現。但也有業內專家表示,新規則仍需進一步完善。
漲幅不超過100%
昨日是《通知》實行的第一天。根據Wind系統,昨日按照協議成交的新三板公司合共519家,成交金額8.34億,成交股數1.10億股。
個股升幅最大的掛牌企業是符合“首個交易日不設申報有效價格范圍”規則的祥云飛龍,其從1元漲到13元,漲幅1081.82%,成交18.86萬手。而海爾思和啟鑫新能漲幅均為100%。
在跌幅榜上,有5間掛牌企業觸及“跌停板”的“低于前收盤價的50%”的規定,他們分別是水木環保、華安奧特、軟素科技、游動網絡、京博物流。
“不高于前收盤價的200%,實際上是漲幅不超過100%。”資深新三板投資人周運南告訴記者,“比如前一交易日收盤價10元,前收盤價的200%是10乘以200%等于20元,申報價格不高于20,實際就是漲幅不超過100%” 周運南表示,所以這份通知不叫“漲跌幅通知”,而應該叫“有效報價通知”。
利好做市交易
對于新三板進一步完善協議轉讓報價限制,大部分券商均表示,此舉將有助于完善交易規則。
“在過去的交易規則下,協議轉讓股票很難通過二級市場成交價格來反應企業真實的估值水平。”聯訊證券分析師彭海認為,監管層出臺交易規范性通知,根本原因是近期投資者誤操作烏龍指事件頻發,引起監管層重視。
除了上述原因,彭海認為,長期以來一些協議轉讓股票交易頻發,特別是嚴重偏離股票價值的交易如“一分錢交易”時有發生,引發市場對現行協議轉讓交易規則的質疑,市場投資者也反對這種帶有內幕交易性質的交易行為。
中泰證券則認為,協議轉讓所遵循的時間優先原則,是造成烏龍指的一大重要原因,伴隨著交易規則的不斷完善,此類事件有望逐漸從市場上消失。
資深新三板投資人周運南告訴記者,新規有利于防范重大烏龍指現象的重現,防范“1分錢交易”現象頻現,本次新規只針對協議轉讓的價格設限,而沒有對做市交易設限,因此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企業和投資者為了流動性和漲幅而選擇做市交易。
中科招商集團常務副總裁朱為繹表示,新規有利于消除烏龍指和一分錢交易等協議轉讓價格亂象,也有利于協議轉讓價格的相對公允。
近期“烏龍指”事件
●3月9日,在新三板掛牌的寧波水表,有交易方疑似點錯小數點,導致盤中驚現“烏龍指”,最終價值4萬元的股票,以高達394萬元成交,買方瞬間損失390萬元。
●3月22日10:21左右,巨鵬食品驚現3筆大額成交:以87.88元/股的價格成交5手,成交金額為43.94萬元,為協議轉讓方式。該股全日其他時間皆以8.5~8.9元之間的價格成交,這3筆成交疑似買方輸錯價格所致。3筆成交前后不過12秒的時間,買方損失接近40萬元。
《通知》內容
為防范異常價格申報和投資者誤操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轉讓細則(試行)》的有關規定,全國股轉系統將對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股票設置申報有效價格范圍。
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股票,申報價格應當不高于前收盤價的200%,且不低于前收盤價的50%。超出該有效價格范圍的申報無效。
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股票,無前收盤價的,成交首日不設申報有效價格范圍,自次一轉讓日起設置申報有效價格范圍。
新三板5家掛牌企業昨日“跌停” 完善協議轉讓報價限制利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