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后創新層迎來大洗牌 這波機會你能否抓???

2017/03/28 16:13      楊鳳

距離創新層調整,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截至3月24日,新三板共有759家企業披露2016年年報,其中有655家企業處于基礎層,易三板(ID:esanban)按照現行分層標準,發現有17家企業能夠在今年進入創新層,其中滿足標準一的企業有8家,滿足標準二的企業有9家,伯朗特是唯一一家同時滿足標準二和標準三的企業。

從行業分布來看,這17家企業集中分布在制造業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這兩個行業,其中滿足標準一的大部分為制造業,而滿足標準二的主要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8家基礎層企業滿足標準一

根據股轉規定,創新層標準一為最近兩年連續盈利,且年平均凈利潤不少于2000萬元(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者為計算依據);最近兩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者為計算依據),這一標準側重于掛牌公司的盈利要求,以滿足盈利能力較強、相對成熟掛牌公司的分層需求。

9家企業滿足標準二

根據股轉規定,創新層標準二為最近兩年營業收入連續增長,且年均復合增長率不低于50%;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不低于4000萬元;股本不少于2000萬股。這一標準側重于掛牌公司的成長性要求,以滿足處于初創期、高速成長的中小企業的分層需求。

有伯朗特這樣的熱門股 也不乏林華醫療這樣的“僵尸股”

在這17家準創新層企業中,阿波羅、伯朗特、網波股份和訊騰智科這四家企業交易方式為做市轉讓。網波股份的PE(TTM)最低,僅為16.01倍,在其所處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中,如果去除最大值瑞風協同的26954.75倍和最小值曼恒數字-6573.15倍,同行業所有做市企業的平均市盈率為54.89倍,意味著網波股份的估值或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網波股份于2014年8月掛牌新三板,目前主營業務集中在水資源管理、防汛信息化管理、城市供排水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從業績上來看,網波股份2016年營業收入為7031.0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7.19%;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04.2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00%。

在這17家企業中,伯朗特同時滿足標準二和標準三,是唯一一家同時滿足兩個標準的企業,公司于2014年1月掛牌新三板,主營業務為注塑成型機用機械手及周邊自動化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從業績來看,2016年公司實現營收2.08億元,同比增長58.36%;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凈利潤2980.91萬元,同比增長120.70%,公司曾經發布公告稱,要在2025年達到百億營收,目前看來還仍需努力。

而阿波羅、林華醫療、天元集團、新瀚新材和幟訊信息這五家企業已經踏上了IPO的道路,阿波羅是唯一一家已經被證監會受理IPO申請,進入排隊階段的企業。阿波羅是一家專業化、集約化的核電站級泵及重要非核級泵系統及相關服務的供應商,2016年公司完成營業收入3.79億元,同比增長12.27%,凈利潤5023.88萬元,同比增長11.92%,目前公司的前收盤價為20.70元/股,市盈率(TTM)為58.37倍,估值已相對較高。

進入創新層除滿足三個標準之外,還需滿足最近12個月累計融資額不低于1000萬元,或者或者最近60個可轉讓日實際成交天數占比不低于50%。從融資額來看,近12個月融資額最多的企業是林華醫療,2016年12月6日完成了一筆總額為1.93億元的定增,發行對象為兩家機構投資者,嘉興滬貿一號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寧波君澤首品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不過易三板(ID:esanban)分析員發現,林華醫療自掛牌以來,在二級市場從未進行過交易,是一支名副其實的“僵尸股”。這樣看來,新三板一直被人們詬病遍地“僵尸股”,也是會受到投資者青睞。

提早布局準創新層企業 坐享政策性市場機會

在去年進行分層之時,市場便對創新層抱有一個美好的期待,認為創新層企業可以先引入競價交易制度、降低投資者門檻等政策紅利,目前來看,還沒有實際利好出臺,相反監管的要求比基礎層企業要高,等不及的創新層企業已經開始尋求IPO之路。

易三板(ID:esanban)根據東財數據統計了創新層與基礎層的交易情況,自去年6月1日至今,在所有有過交易的創新層企業里,這一區間成交金額總計為902.71億元,平均每家企業成交1.01億元,而所有有過交易的基礎層企業這一區間成交總金額為798.67億元,平均每家企業成交2165.59萬元??梢员砻?,大多數投資者還是會認為創新層企業會更加“靠譜”。

在今年2月26日證監會的新聞發布會上,副主席趙爭平就表示今年新三板改革的重點就是市場分層,要不斷完善市場分層,通過分層管理,把發行、交易、投資者準入和監管多方面的改革給它串起來,為眾多的掛牌企業提供差異化的制度供給。

易三板(ID:esanban)認為,隨著再分層的實施,相應的配套政策終將會落地,而創新層企業將是首批享受到政策紅利的主體,待企業將來進入創新層,其流動性和估值將面臨可觀的提升空間。投資者不妨提早布局業績好、成長性高的準創新層企業,一方面可以抓住政策性的市場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享受企業高成長帶來的投資回報。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