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生聯發4月5日晚間發布IPO上市輔導公告,這事件引發新三板市場人士的強烈關注,一是該公司是新三板流動性最好的公司之一,這樣的企業都要選擇IPO,那么其他沒有流動性的公司還有留在新三板必要嗎?二是其他與致生聯發類似的公司會不會也選擇IPO?
在讀懂新三板主辦的2017中國新三板做市商大會(MMCC)上,致生聯發實際控制人卜鞏岸給出了三個理由:一是新三板沒有大宗交易,導致了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資金無法順利退出,對股價產生巨大的影響。二是新三板的估值,遠低于公司預期,如果到了主板,致生聯發的估值至少乘以3。三是新三板制度紅利延期后,對企業發展影響很大。
其時,這三個理由一直困擾著新三板市場上的企業家們。類似于于致生聯發處境的公司也不在少數。而且這些公司也都具備IPO的條件。以點擊網絡為例,該公司今年以來股價上漲了超過50%,符合創業板和主板市場的IPO的全部條件。而且有早有媒體傳言,點擊網絡已經進入廈門政府IPO重點扶持名單,也被投資者認為是最有可能轉板的福建新三板企業。
與其類似的企業還有海航冷鏈,該公司2016年營收增長逾7倍,并且完成對2家企業股權收購。這樣的公司PE還不到30倍。圣泉集團2016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尤其是凈利潤預計增長25.45%,達以4.83億元。其股東人數已經達到3698戶,PE也過16倍。
這些企業與致生聯發一樣,雖然具備IPO的一切條件,但并沒有像大多數擬IPO企業一樣,有意控制股東人數、實施做市轉協議、剔除三類股東等行為。而是延續新三板市場發展方針,增加做市商、分散股權、擴大股東人數,以激活流動性,充分發布做市商定價能力。
尤其是當精選層傳言出現以后,這類企業均出現大幅的上漲,成交量顯著提升。因此,也被新三板市場的投資者認定為新三板的鐵桿企業。因為安照現有IPO的條件,這些企業的發展方式是在增加IPO的成本,這也是致生聯發發布公告后引起嘩然的原因。
有分析人士表示,多層次資本市場制度安排下,致生聯發、點擊網絡這類型的企業應該是受益者,現在來看卻事宜愿為。要是這樣優質的企業無法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無法最大限度的降低融資成本,那么就失去了制度設計的初衷。如果這些企業都選擇IPO了,那么新三板就真的成了垃圾板了。這也是該人士最擔心的問題。
但是,企業選擇登錄那家資本市場是企業自己的選擇,也是資本市場游戲規則互相博弈的結果。只是新三板市場處在多層資本市場的中間環節,任務多、責任大、肩負的使命重,如果監管部門一味地顧慮“維穩”,不能“甩開膀子干”,延緩新三板制度紅利推出的時間,那么會不會有更多的點擊網絡們追隨致生聯發的腳步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