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的資本市場,充滿無限的可能。
其實吧,這句話,是富姐說的。
不信?舉幾個例子給你看看。
1、收付實現制下,北京科藍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報告期內連續三年虧損,累計虧損了2.08億元,最終成功過會;
2、得益于2016年9月份證監會發布的IPO扶貧政策,高爭民爆自申報到過會,前后不過10個月時間;
3、證監會發審委由原本每周審兩次提速至每周三次,一周審核企業13~15家左右。
如果放在兩年前,一般想都不敢想。
這一切都源于IPO大提速。
在此背景下,新三板上的大多數掛牌企業都想往更高層的資本市場分一杯羹,即便業績不咋地,單憑一個“闖”字,也可能登頂A股。
這不,近期掛牌企業媽媽網也想闖IPO了。
前腳剛融完資,后腳就要擬IPO了。2017年2月22日,媽媽網發布上市輔導公告,距離上次發布融資方案不過兩個月的時間。
媽媽網擬IPO之舉是沖動還是有所準備?
如果單就業績來看,媽媽網這個IPO短期內還真不一定能行,但放在當下的資本市場,這都不是事兒。
「 媽媽網以扣非凈利2000多萬“闖”IPO 」
媽媽網一家是立足于服務媽媽群體的專業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于2015年11月9日掛牌新三板,采用協議轉讓方式。截止目前,總市值達15.50億元。
老規矩,先拋業績。
2017年4月27日,媽媽網正式發布2016年財報。從年報來看,媽媽網2016年營收凈利實現雙增長,凈利潤增幅更是超100%。
年報顯示,媽媽網2016年錄得營收1.85億元,同比增長22.58%;凈利潤3276萬元,同比增長168.16%。年報對此作出了解釋。
營收:年報將營收的增長此歸結于網絡廣告業務的增長。
凈利潤:年報解釋為營收增長及成本得到管控。
另外,營收、凈利潤雙雙增長的同時,媽媽網2016年毛利率也從2015年62.17%上升至69.55%。對此,年報解釋為部分電子商務模式轉變所帶來的毛利率上升。
從互聯網企業發展軌跡來看,包括營收起飛、凈利為負、毛利率極高這三大特征,而媽媽網只踩中了毛利率這一點。
說完大致情況,富姐以兩個角度對媽媽網2016年財報作個評價:
1、放在掛牌企業中,媽媽網這業績成長、營收凈利情況都還不錯;
2、東財choice顯示,媽媽網2015年、2016年錄得扣非凈利767.7萬元、2653.51萬元。也就是說,為了沖刺IPO,不排除媽媽網2017年扣非凈利潤或達3000萬以上,這樣成功過會的概率也會相對較高。
以創業板為例,根據此前證監會窗口指導精神,擬登陸創業板的公司最近一年凈利潤要達到3000萬以上。這個雖不是絕對的硬性指標,但確實是投行在接IPO項目時參考標準之一。
至于具體的原因,有投行人士是這樣說的:
盈利能力沒有絕對門檻,但我們一般3000萬以上才會接手,主要是出于保險考慮。如果盈利業績太低,當遇到宏觀環境、行業不景氣等外部原因時,業績波動容易導致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因此投行一般傾向于選擇盈利能力較高的企業保薦。
當然,凈利潤在3000萬以下還能成功過會的企業也不是沒有,比如,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前兩年扣非后凈利潤都是1000多萬元,杭州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扣非后凈利潤1400多萬元。
但需要說明一點是,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東財choice顯示,2016年245家過會企業2015年的凈利潤(以扣非凈利潤和凈利潤孰低為計算依據)發現,超過六成的企業凈利潤在5000萬元以上,其中有75家超過了1億元,13家甚至超過了5億元,而凈利潤在3000萬元以下的僅有17家公司,占比7%。
「 業績增長放緩 電商營收占比大幅下降 」
懷著強大的好奇心,富姐對媽媽網財報進行了深挖,發現部分指標的增速也挺有意思。
1、扣非凈利增長飛速,營收增速卻在逐年放緩;
東財choice顯示,媽媽網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別錄得營收1.03億元、1.51億元、1.85億元,同比增長81.74%、46.84%、22.58%。
2、廣告業務收入增幅乏力,仍是媽媽網營收主力;
先來看媽媽網營收構成:
不難發現,網絡廣告業務營收占比總營收超90%,比重極大,與2015年相比有所提升。相對應的,電子商務今年收入占比也從2015年的12.71%下降至4.61%。
作為媽媽網的主營業務,廣告業務也獲得了強大的資本支持。2016年12年8日,媽媽網發布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募資總額近2億元,其中投于廣告業務資金額就高達9000萬元,占比45%。
這么看來,廣告業務輸血不少,那造血能力也成正比嗎?
東財choice顯示,媽媽網網絡廣告業務2014年、2015年、2016年錄得收入9842萬元、1.3億元、1.7億元,同比增長34%、33.97%、31.03%。從數據看,情況還算穩定,但廣告業務收入增幅逐年放緩。
作為媽媽網另一主打業務,電商業務暫時無太大起色。
其主要問題有兩個:
1、規模小
2、毛利率低
電商作為媽媽網看重的業務,也只是剛剛布局,一切都未知。作為母嬰生態圈中的重要一環,電商“小樹熊”的作用可見一斑。
但在2016年,媽媽網對電商模式進行大調整,從自采自賣、代收代發相結合的銷售模式變更為純代收代發。富姐查閱發現,媽媽網之所以調整或是因為電商毛利率較低。
公轉書顯示,媽媽網電子商務業務于2014年、2015年1-4月分別錄得毛利率7.85%、5.46%,遠低于網絡廣告業務毛利率。
媽媽網于2016年對電商模式進行調整后,電商毛利率有明顯上升,年報對此有所提及。
毛利率是上來了,但電商營收卻大幅下滑了。年報顯示,媽媽網電商收入營收854萬元,同比下滑125%。營收占比也從12.71%下滑到了4.61%。
目前母嬰市場以電商+社群為發展模式的企業不止媽媽網一家,而隨著眾多同質企業在電商領域的發力,市場份額之戰也將越加激烈。對于媽媽網來說,在電商領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