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創新層影視公司大換血 自在傳媒等23家新入場

2017/06/01 08:20      許蕓 許蕓

5月30日,全國股轉系統正式發布2017年新三板創新層名單,與去年的953家相比,數量大幅提升,共1393家企業入選。其中,628家創新層企業保層成功,765家基礎層企業新晉創新層。

創新層影視公司在本次調層中經歷大換血,數量也得到提升,由去年的12家增加至31家,其中嘉行傳媒(830951.OC)等8家公司保層成功,自在傳媒(834476.OC)等23家公司新晉創新層。

2017年新三板創新層影視公司名單(挖貝網wabei.cn制圖)

2017年新三板創新層影視公司名單(挖貝網wabei.cn制圖)

31家影視公司總市值近215億 總營收超44億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分層管理辦法(試行)》規定,新三板創新層設三套并行標準,旨在篩選新三板市場中受關注的不同類型的公司進入創新層。

其中,標準一側重掛牌公司的盈利情況,要求最近兩年連續盈利,且平均凈利潤不少于2000萬元,最近兩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等;標準二側重掛牌公司的成長性,要求最近兩年營業收入連續增長,平均不低于4000萬元,且年均復合增長率不低于50%,股本不少于2000萬股等;標準三則側重掛牌公司的做市市值,要求最近有成交的60個做市轉讓日的平均市值不少于6億元,最近一年年末股東權益不少于5000萬元,做市商不少于6家,合格投資者不少于50人等。

新三板掛牌企業進入創新層企業標準(挖貝網wabei.cn制圖)

新三板掛牌企業進入創新層企業標準(挖貝網wabei.cn制圖)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在31家創新層影視公司中,2016年營收過億的就有15家,長江文化(837747.OC)營收5.63億元居首,自在傳媒(834476.OC)、金天地(430366.OC)等3家公司的營收也在9000萬以上。31家影視公司整體營收規模出現大幅增長,總營收由2015年的28.93億元增加至2016年的44.05億元。最近兩年營收復合增長率在50%以上的有25家。

從凈利潤來看,31家影視公司整體盈利情況較好,僅2家公司虧損。包括自在傳媒等27家公司凈利潤超過1000萬元,嘉行傳媒(830951.OC)凈利潤最高,達到1.29億元。

市值方面,截止5月26日,31家創新層影視公司總市值接近215億元。其中8家市值都超過10億元,最高的星光電影(834588.OC),市值超過31億元。

整體來看,31家創新層影視公司多采取協議轉讓方式,采取做市轉讓和股東戶數超50戶的僅4家,其中4家公司做市商超過6家,金天地(430366.OC)做市商家數和股東戶數均居首位,分別為16家、642戶。

成功進入創新層,無疑是對這些公司成長性的進一步驗證。

知名股東云集

娛樂明星、社會知名人士、著名投資機構或個人、著名企業等投資新三板常引起市場對掛牌公司的關注,產生“明星效應”。

本次入選創新層的31家影視公司中,不乏明星股東的身影。如嘉行傳媒(830951.OC),楊冪工作室的入股使其廣受資本市場關注,估值也水漲船高。

新晉創新層的星座魔山(837639.OC)則被王思聰看中,在星座魔山新一輪募資中,普思資本下屬私募投資基金天津普思一號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計劃增資超過4000萬元。

同樣新入創新層的自在傳媒(834476.OC),除有明星股東胡海泉、陳羽凡(原名陳濤)、董成鵬(大鵬)外,華誼兄弟(300027.SZ)子公司華誼兄弟文化經紀有限公司還持有其125.85萬股,占比4.21%,為其第6大股東。

行業細分化

雖同屬影視行業,但31家公司業務側重點各有不同,行業細分化特征明顯。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資料顯示,31家公司中,從事比較傳統的電視劇、電影投資、制作、發行和藝人經紀業務的占多數,但今年新入創新層的公司中也不乏從事動漫影視片、舞臺劇、綜藝欄目、網絡劇等新媒體影視作品投資、制作、出品,以及專注于為影視作品提供營銷服務的公司。

定位于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發展服務的新三板,無疑為這些從事細分業務的公司提供了更多接入資本、發展壯大的機會。

以2017年新入創新層的新片場(834630.OC)、自在傳媒(834476.OC)為例。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新片場主要從事新媒體影視創作人的培養,以及為其創作新媒體影視作品提供孵化、投資、發行、出品、制作、運營等一站式、一體化服務,旗下的“新片場社區”,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新媒體影視創作人員的互聯網社區。2016年10月,新片場完成掛牌后首次融資,紅杉資本、天星資本以7008萬元入股。

掛牌之初即有“中國電影影視營銷第一股”之稱的自在傳媒,主要為電影、電視劇、電視欄目、網絡自制劇及節目提供包括精準定位、投放策略、推廣規劃、戰略執行在內的全案營銷服務。參與或主導了《盜墓筆記》、《奔跑吧,兄弟》第三季、《尋龍訣》、《煎餅俠》、《夏洛特煩惱》、《湄公河行動》等熱門影視項目中的宣傳推廣。

據挖貝網了解,自在傳媒在2016年6月完成募資2414.5萬元,除胡海泉、陳羽凡(原名陳濤)、董成鵬(大鵬)外,中科招商旗下新三板基金也位列其中,其第二次募資5203.44萬元也已進入認購階段。

兩家公司在2016年營收都實現大幅增長,其中,新片場營收7299.13萬元,近兩年營收復合增長率達到475.15%;自在傳媒營收達到9158.43萬元,近兩年營收復合增長率115.46%,凈利潤1552.2萬元,同比增長176.36%。

矩陣化布局、構建生態鏈成為兩家公司突圍的一大法寶。新片場推出的自媒體短視頻內容矩陣,簽約管理了上百個自媒體短視頻節目,全網粉絲破2億,全網累計點擊量超過60億,成功孵化《造物集》、《魔力美食》、《小情書》等知名短視頻節目。自在傳媒則通過入股影視營銷細分領域代表性企業和布局多項業務板塊的方式構建了一個影視營銷生態鏈。

據介紹,自在傳媒與其參投的北京自在天浩文化娛樂有限公司(下稱:自在天浩)和北京追蹤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下稱:追蹤影視)構成生態鏈的第一個層級。其中,自在天浩致力于影視音樂制作和推廣營銷,屬于國內影視音樂旗艦公司,推廣案例包括《長城》、《鬼吹燈之尋龍訣》、《煎餅俠》、《金剛狼3》等,自在傳媒目前共持有其34.3%股權。追蹤影視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在影視領域能夠提供視覺整合營銷全流程解決方案的公司,參與多部好萊塢大片的推廣,包括《生化危機》系列、《饑餓游戲》系列、《敢死隊》系列、《刺客信條》、《愛樂之城》等。最新信息顯示,自在傳媒以不超過1200萬元增持追蹤影視不超過20%股權(含)。增持完成后,自在傳媒對其的持股將由10%上升至30%。

另外,自在傳媒旗下還包括提供影視娛樂社會化整合營銷的專業傳播機構先聲互動;國內專業的網劇、網絡自制節目的推廣機構奇思妙影;綜藝節目、電視劇最專業營銷機構認知文化;專業創意短視頻定制服務公司自在點星等“自在系”公司。目前,前3家公司均已實現盈利。

可以預見,隨著中國影視行業的高速成長和未來創新層紅利的落地,這31家影視公司或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