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斷裂 年報難產 這家新三板公司還“套”上了12名小股東!

2017/07/07 10:04      王建鑫

八個月前,優諾股份趕在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10月31日披露半年報,免于被強制摘牌;八個月后,優諾股份再次年報難產,最終也沒能在6月30日披露出來。

雖然并沒有在第一批的強制摘牌名單內,但對于優諾股份來說,留在新三板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轉型失敗是誘因

優諾股份從事的是電梯整機及零部件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安裝和維保業務。眾所周知,電梯行業是跟房地產行業是息息相關的,這也體現在優諾股份的前五大客戶中,除了蘇瀘億佰家是一家商貿百貨,其余均是房地產開發公司。

而隨著房地產業日漸趨冷,電梯行業受影響在所難免。當電梯的產能過剩,導致行業競爭加劇,面對奧的斯、三菱、康力、江南嘉捷這些品牌大廠,轉型成為唯一的出路。

數據顯示,國內電梯行業里,奧的斯、上海三菱、迅達等合資大廠,約占71%的市場份額;康力、江南嘉捷、博林特等多家民族品牌,約占21%市場份額;剩下其他500多家中小型民營企業,僅占約14%的市場份額。

根據2015年的電梯產銷數據,這14%的市場份額約224億,也就是說平均每家中小電梯企業的全年銷售額不到5000萬。

當轉型成為唯一出路的時候,就只剩下成功或者失敗兩種結果?,F在回頭去看優諾股份的轉型,可以很確定說,很失敗。

優諾股份從前本是作為德國品牌“優力維特”電梯的代理,成本在可控范圍內,但在市場逼迫下,優諾股份不再滿足于做一個代理商,開始自建生產基地。

首先,自建生產基地的前期成本,對于像優諾股份這樣的小企業,自身資金不足,只能求助于各種形式的貸款,這也是后來一系列問題爆發的導火索;

其次,當房地產行業逐漸回歸理性,電梯行業未來在增量上的空間越來越小,維修保養才是電梯企業的出路。

從這兩點看,優諾股份自建生產基地,無非是加快自己死亡的腳步。

資金鏈斷裂,訴訟不斷

前文說到,優諾股份為了自建生產基地,而自身資金不足,轉而去抵押貸款。從這里開始,優諾股份走上了一條沒法回頭的路。

從優諾股份披露2016年半年報至今,其主辦券商光大證券已發布多項風險揭示。

首先,優諾股份因與四川城郊建設工程款支付糾紛訴訟,7宗房屋產權、3宗國有土地使用權被查封,累計賬面價值近1.4億元;

其次,優諾股份與隆昌農村信用社的金融借款糾紛,與瀘州藍田建筑的施工合同糾紛等十余起訴訟、仲裁案件,合計涉案金額8900余萬元;

此外,未清理的關聯方占用資金達3007.57萬元,銀行賬戶僅剩58.49元未被凍結,拖欠員工工資,工廠嚴重開工不足,大股東股權質押等多項事項未披露,未經董事會、股東大會同意,大股東私自委托他人處理資產,不配合主辦券商工作,拒不提供相關資料。

優諾股份的業績自然也是嚴重下滑,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優諾股份的營收分別為2354萬元、2170萬元、1012萬元,業績連續虧損288萬元和1288萬元、488萬元。

總結一句話,就是業績大幅下滑,資金鏈斷裂,嚴重到不敢告訴主辦券商。

目前優諾股份生產經營已停滯,公章已被債權人控制,光大證券已認定其喪失持續經營能力。

大股東掛牌一周即減持,12名投資者被套

上面一幕誰都不愿意看見,但令人驚奇的是,實控人邱友誼、陳春琴夫婦掛牌一周后,就開始減持套現。

優諾股份2015年10月15日掛牌新三板。2015年10月23日,陳春琴以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260萬股;2015年10月27日,邱友誼以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250萬股;2015年10月29日,邱友誼以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250萬股,合計占總股本的15.2%。

上述減持的價格均是1元,合計套現760萬元。夫婦倆套現以后,股價逐漸上升,最高曾到4.8元/股,這也引來了其他投資者。

優諾股份掛牌時僅12名股東,但據其2016年半年報,其股東數已升至24位,那么至少有12位不具名的普通投資者踩著地雷了。

如果優諾股份被股轉強制摘牌,肯定還會涉及到這12名小股東的回購問題。但是對于目前資不抵債的優諾股份,如果最后走到破產清算階段,首先償還債務,怕是這12名小股東真的是血本無歸,打水漂嘍。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