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做市商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多家券商做市業務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做市業務仍處于虧損狀態。
7月6日,第一財經新三板峰會在上海召開,參會券商做市部門負責人圍繞做市制度、做市商功能、做市行業和做市業務轉型展開討論。
近日,受到創新層預期落空、基金產品到期和產業資本減持等多重壓力,三板做市指數跌至1050點附近,接近股指基準點。與此同時,新三板交易制度改革停滯,做市企業紛紛把交易方式改為協議,給做市商帶來巨大壓力。
不過,制度缺失也在倒逼做市商更加關注企業的質量和成長性。規模較大、業績較穩定,以及成長性好、競爭壁壘比較高的做市企業仍然受到追捧。今年前6月,不到15%的做市股票貢獻了41%的做市成交額。
告別"躺著賺錢"時代
新三板做市商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多家券商做市業務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今年做市業務仍處于虧損狀態。
做市制度是新三板借鑒境外資本市場為場外證券市場定制的交易方式,于2014年8月正式試點。做市商的作用是給難以估值的成長性中小企業提供報價,通過買賣價差實現盈利。不過,由于新三板市場流動性低迷,價差收入向來不被新三板做市商列為主要收入來源。
中泰證券做市業務部負責人郝鋼在第一財經新三板夏季峰會上表示,即使按照最大5%價差計算,以上半年做市成交總金額,平均每家做市商價差收入大約在1500萬元,這對于投資規模較大的做市商基本上是虧損的,因此靠差價來盈利不可持續。
截至7月6日,今年以來新三板市場股票成交累計金額為1278億元,其中做市股票成交累計52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周四新三板做市成交金額僅1.73億元,不僅已經低于協議轉讓,而且只有協議轉讓成交金額的三分之一。
實際上,過去新三板做市商賺錢更多依靠類似自營的模式,通過折價取得庫存股和持倉市值的增長實現浮盈。2015年時,新三板做市企業數量較少,市場資金充裕。不過,市場供需很快發生了扭轉,做市商福利煙消云散。
7月5日,三板做市指數再度創下歷史新低,收于1053.4點,逼近股指基準值。經歷過2015年市場劇烈波動后,三板做市指數從2015年底開啟了漫長的下跌趨勢,今年一季度曾一度連續翻紅,但4月開始持續下跌,累計下跌10%,創下連續下跌交易日最多的歷史記錄。
天風證券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總經理張玉璽在峰會表示,三板做市指數下跌的原因包括后續政策沒有如期推出,從需求端進場資金和投資者數量并沒有明顯增加,同時市場面臨減持壓力,一方面中小股東信心松動,另一方面2015年市場高峰時大量成立的短期基金進入退出期,帶來拋售壓力。
除了行情下跌,踩中“雷股”也令做市商遭受損失。今年4月,首屆創新層做市企業公準股份由于經營風險暴露,做市股價從4元一度跌成“仙股”,5家做市商被埋。去年楓盛陽的董事長因控股股權被司法凍結后,9家做市商蜂擁出逃,公司股價不及最高點的零頭。
申萬宏源做市交易總部總經理劉虎認為,在目前買賣供需不平衡狀況下,做市商只能通過雙邊報價不斷向下調整價格,減緩做市商庫存股壓力上升,以此達到市場相對平衡,降低做市風險。
制度缺失倒逼做市商
7月4日,創新層企業利和興與利樹股份公司公告稱將把交易方式從做市轉為協議。第二屆創新層剛剛實施,就有16家創新層企業準備轉為協議。
以做市交易配套創新層優質企業的政策初衷似乎受到冷遇。截至周四,新三板11200多家企業中,共有做市轉讓企業1534家,比年初減少了116家??鄢?2家由協議新轉為做市的企業,得到今年從做市退回協議轉讓的企業數量接近200家。
東北證券股轉業務總部總經理胡乾坤在第一財經峰會上表示,很多企業從做市轉讓方式變成協議的表面原因主要是三類股東上市障礙問題,以及國資背景券商在企業IPO前退出避免劃轉社保等。
他認為深層次問題在于,新三板市場定位和交易方式能否與時俱進,新三板市場融資效率下降導致企業選擇IPO。同時新三板交易制度沒有進一步改進和優化,導致企業放棄做市。他預計未來轉協議的企業數量還會增加。
去年12月,股轉公司副總經理隋強在蘇州演講時稱,解決新三板流動性問題需要改革現行交易體制問題,增加大宗交易機制、豐富做市商的類型數量等。
記者了解到,私募機構做市試點評審工作已經完成,但至今尚未啟動,試點私募機構做市部門處于閑置狀態。而作為做市交易的補充制度,盤后大宗交易遲遲沒有下文。
不過,制度缺失也在倒逼做市商更加關注企業的質量和成長性。雖然新增做市企業減少,但是做市板塊內部開始出現分化,做市商仍然在不斷后續加入優質企業做市。今年前6月,不到15%的做市股票貢獻了41%的做市成交額。
安信證券做市業務部負責人凌潔認為,雖然市場低迷,流動性有集中的態勢。“主要是兩類企業,要么規模比較大、業績比較穩定,要么成長性好、競爭壁壘比較高、市場空間比較大。對于這些企業,做市商和投資者達成了一致預期,投資者認可做市商報價,做市商的價值發現和引領功能得到體現。”
中金公司新三板做市部負責人譚漢豪認為,放開35人定增限制,推出新三板公開發行也有助于做市交易發揮作用。他表示,股權分散度很重要,一方面要增加市場參與人數,另外也要改革發行制度,只有交易人數增加,交易才會活躍。
據股轉系統統計,新三板市場股票成交分化特征顯著,集中于股權分散度較高企業。從股東人數分布來看,今年上半年,股東人數在100人以上的891只股票成交合計740多億元,占全市場成交金額的六成左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