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員離職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一家公司多名高管同時離職一定是有大事發生了。恩濟和7月6日公告披露,同一天收到了公司多名董監高人員遞交的辭職報告。據了解,這可能是因為恩濟和被上市公司收購,公司經營班子“大換血”造成的。
董監高人員集體辭職
北京恩濟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月6日公告披露,公司7月5日收到多名董監高人員遞交的辭職報告。
據了解,公司董事會于7月5日收到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謝兵遞交的辭職報告。謝兵持有恩濟和股份483萬股,占公司股本的28. 02%。謝兵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其他職務。
公司同日收到董事徐帥、金春、李萌、劉英遞交的辭職報告,上述辭職董事未持有恩濟和股份,辭職后均不再擔任公司其他職務。
此外,恩濟和監事會于7月5日收到監事、監事會主席陳艷平、監事張靜遞交的辭職報告。公司總經理李萌、財務總監曹永霞、副總經理黃劍也遞交了辭職報告。據悉,上述辭職人員未持有恩濟和股份,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其他職務。
查閱相關資料發現,上述人員辭職后,恩濟和除董事會秘書葛江霞和職工監事丁曉楠外,經營班子已全部離職。
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近億元收購64%股權
恩濟和董監高人員集體辭職大概有因可尋,根據其5月17日公告披露的收購報告書顯示:
恩濟和被A股上市公司樂普(北京)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樂普醫療)全資子公司北京樂普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樂普科技”)以9546.8萬元的價格收購其63.65%股權。
據了解,恩濟和2015年10月20日在新三板掛牌,其主營業務為體外診斷試劑的生產和銷售。
數據顯示,恩濟和連續兩年處于虧損狀態。
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951.47萬元,同比2015年的2678.12萬元下降27.13%;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92.47萬元,2015年為-70.64萬元。
截止報告期末,恩濟和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2389.82萬元,存在未彌補虧損額566.38萬元,財務風險繼續擴大。
梳理相關公告發現,2017年5月16日,樂普科技與恩濟和前四名股東謝兵、西藏華匯豐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匯豐銀” )、廣州市利協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協華”)、隋忠海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
根據該協議內容,謝兵、華匯豐銀、利協華、隋忠海向樂普科技轉讓其持有的全部非限售股,總計1097.33萬股,轉讓價格為每股8.70元。
此次權益變動前,謝兵持有恩濟和644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37. 36%,系恩濟和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
此次收購完成后,樂普科技成為恩濟和的第一大股東,同時恩濟和實控人也發生變更。
▲2016年年報顯示恩濟和前十大股東名單
樂普醫療7月4日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授權樂普科技以合計不超過人民幣1.50億元的價格收購恩濟和100%股權,目前樂普科技已經完成了對恩濟和63.65%的股權收購,實現對恩濟和的控股。后續將根據交易各方情況決定是否繼續增加對恩濟和的持股。
數據顯示,樂普科技2016年營業收入1.14億元,凈利潤為4048.92萬元,主營業務為POCT類診斷試劑及相關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收購書顯示,本次收購完成后,收購人樂普科技將根據恩濟和的實際需要,根據相關規定,對恩濟和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進行調整。在新一屆董事會成立后,由董事會根據新業務的開展情況重新任命恩濟和的相關人員。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