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貝網訊 7月30日消息,正在沖刺IPO的山水環境(831562)近日發布2017年半年報,上半年營收突破1億大關,實現凈利潤988.83萬,分別同比增長44.81%和194.87%。
奇怪的是,2017年中報顯示,山水環境前十股東中有2大股東轉讓了所持部分股票,不免讓人揣測這期間發生了什么?
IPO路上股東減持近300萬股
山水環境于2014年12月22日掛牌新三板,是一家提供項目規劃、設計、投融資、建設、運維一體化服務的城鄉生態環境綜合服務商。目前共有生態修復、環境治理、景觀打造三大業務板塊。
相比大多數在新三板融資不得的公司而言,山水環境自掛牌后已通過5輪融資募得2.36億。
然而這并不能讓山水環境得到滿足,2016年4月27日,山水環境宣布進入上市輔導。
而在IPO前夕,山水環境又于6月13日公布了新的股票發行方案,準備以3.38元/股發行8000萬,再募2.70億。
財報顯示,山水環境2016年全年營收3.66億,同比增長13.82%,凈利潤3461.39萬元,同比增長11.49%,單從去年的業績指標來看,其IPO還是有機會的。
然而,在沖刺IPO期間,山水環境幾大股東卻開始減持所持股票。
2017年中報顯示,山水環境前十大股東中有2位減少了自己的持股數量,減持股數合計達291.2萬股。
山水環境前十大股東(挖貝網wabei.cn配圖)
減持背后 多重困擾
IPO在即減持股票,是什么讓山水環境的部分股東于關鍵時刻打了退堂鼓?
梳理山水環境歷年財報發現,其業績增速正在放緩。今年上半年,988.83萬的凈利潤不及2016年全年凈利潤的1/3。
數據顯示,2015年,山水環境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增長50.29%、71.13%;2016年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僅增長13.82%和11.49%。
不僅如此,山水環境近幾年資產負債率持續走高。2015年、2016年資產負債率分別60.44%、62.75%,2017年1-6月達到64.35%。
此外,山水環境經營活動現金流也是連年為負。數據顯示,2015-2016年山水環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20億、-1578.13萬,2017年上半年達到了-6655.67萬。
山水環境應收賬款也在增加,截至2017年6月30日,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為3.17億元,占期末總資產的比重為33.91%。隨應收賬款賬齡的延長及應收賬款金額的增加,山水環境同期計提壞賬準備金額增加100.42萬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