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達新材IPO上會在即 或存賬外支付等大問題

2017/07/31 11:23      王建鑫

近日,剛剛發布IPO招股書10個月的安徽泰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泰達新材)已經準備正式上會,無論其是否通過發審會的審核,這家從新三板轉板創業板的公司已經創造了新的紀錄,那就是今年新三板IPO排隊時間最短。

但是,打開泰達新材的招股書后發現,盡管該公司業務相對簡單,披露的信息不太繁雜,但是,在子公司的轉讓和員工薪酬等地方還是存在明顯的問題,而且從公司的毛利率及盈利情況來看,公司市場地位低,成長性差,似乎也不應該登陸創業板。

薪酬數據異常,或存在賬外支付

據招股說明書,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以及2016年12月31日,本公司根據勞動合同聘用的員工(包括母公司及全資子公司)人數分別為150人、164人和138人。2016年底的138名員工,又分為行政17人、生產66人、銷售6人、技術43人、財務6人。而招股書披露的生產直接人工成本772.21萬,如果平均到66名生產人員,每人年薪平均為11.7萬元;銷售費用中的職工薪酬為46.35萬,平均到6位銷售人員的頭上,則平均年薪酬為7.725萬元;管理費用中的職工薪酬174.42萬,僅考慮財務和行政人員,平均年薪酬只有7.58萬元。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該公司管理人員的平均薪酬明顯偏低,低于其生產和銷售人員。

而在所有的管理人員中,泰達新材的高管工資又是特別地低。已經披露的2016年所有高管薪酬中,只有總經理柯伯留的薪酬最高,為7.62萬,正好與該公司管理人員平均薪酬接近,折算成月薪平均為6350元,而最低的是監事洪立策,年薪只有4.23萬,月平均薪酬3525元。泰達新材公司所在地黃山市也并不是安徽省平均薪酬最低的地方,記者通過網上查詢得知,2016年安徽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39110元(平均月薪3259元),泰達新材洪監事薪酬僅僅是略高于當地私企平均薪酬。那么洪監事是剛剛就業的新手嗎?招股書披露“洪立策先生,1982年出生,大學本科學歷。2006年畢業于黃山學院化學系,獲得學士學位;2006年7月至今,就職于本公司市場與銷售部;2016年6月至今,任本公司股東代表監事”。一名市場老兵,在泰達新材已經工作十年以上,每月就3500多元,這樣的薪酬數據實在是異常。而且洪監事在公司沒有持有一點股份,也不太可能通過分紅獲得收益。另一監事柯美松年薪 5.56萬元,情況基本類似。

明顯低于市場正常薪酬水平的還有泰達新材的獨立董事。該公司2016年給已經上任7個月的兩位獨立董事支付的薪酬是1.75萬,我們多折算一點,泰達新材獨立董事的年平均薪酬為3.5萬。通過簡單查詢可以得知,2013年,我國獨立董事的年平均薪酬就已經達到9.25萬,2016年,60%以上的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的年薪酬在5萬到10萬之間,只有21%的公司的獨立董事的薪酬會低于5萬,而這些公司大多是經營業績出現困境,支付乏力。

一位長期任職上市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看到這些數據笑了,他說這肯定是不正常的,股東兼高管的薪酬低一點可以理解,他們可以去拿分紅嘛,但沒有股份的監事,干了十年就三千多薪酬,這肯定不可能,而且他還是干銷售的,銷售沒有業績提成嗎?這些提成怎么支付的?

子公司股權轉讓涉嫌利益輸送

泰達新材2015收購歙縣啟泰樹脂有限公司(簡稱啟泰樹脂),經營一年后即轉讓給關聯方,其過程涉嫌利益輸送。

據招股說明書,2015年5月22日,啟泰樹脂設立,注冊資本500萬,由黃山市佳聯化工有限公司(簡稱佳聯化工)獨資設立,但當時實繳資本為零,2015年6月18增資,增加到803.48萬元,其中貨幣出資僅50萬元,其余為土地、房屋、道路、設備基礎附屬物以及生產設備評估作價出資,6月19日啟泰樹脂拿到換發的營業執照。但是直到7月6日,50萬貨幣資本才轉賬到位,實物出資部分也是7月才完成過戶登記。

奇怪的是,2015年7月1日,啟泰樹脂股東佳聯化工就已經與泰達新材簽署股權轉讓協議,7月14日,啟泰樹脂正式拿到了新的營業執照,泰達新材100%控股。細心對比以上的時間發現,泰達新材正式簽訂收購啟泰樹脂股權協議時,啟泰樹脂的注冊資本一分錢都沒有到位,完全是一個空殼公司,協議簽訂后5天,50萬的現金注冊資本才到位,而實物出資部分在7月14日之前是否到位都不知道,招股書含混一筆帶過。

但是,這些都不影響泰達新材對成立不到2個月的啟泰樹脂給出高溢價。泰達新材收購啟泰樹脂100%股權的價格是1000萬現金,高出啟泰樹脂注冊資本將近200萬,而且,這還是假設在啟泰樹脂的實物和現金注冊資本全部到位的情況下。

差不多正好一年之后的2016年6月29日,同心實業與泰達新材簽署轉讓協議,約定泰達新材將其持有啟泰樹脂100%的股權以1,080萬元價格轉讓給同心實業。運營一年的啟泰樹脂此時已經為泰達新材貢獻了5693.05萬元的收入(2015年為2,722.24萬元,2016年為2,970.81萬元),也貢獻了419.49萬元的毛利(2015年為251.54 萬元,2016年為167.95 萬元),是一塊賺錢的資產。而且,經過資產評估,當時啟泰樹脂的凈資產為1004.6萬,比一年前的凈資產增加不少。但是,泰達新材僅僅溢價75.4萬元就將啟泰樹脂甩賣了,接受方同心實業不是外人,是泰達新材實際控制人的妹夫江雄偉參股25%的公司,屬于關聯方。

一年前溢價200萬收購剛成立的公司,辛辛苦苦運營一年,公司收入和盈利都還不錯,泰達新材反倒就基本按照凈資產轉讓給關聯方了,這明顯涉嫌利益輸送。

低價搶市場,毛利率低,政府補貼大,企業成長性存疑

招股說明書披露,泰達新材2016年營業收入17,534.90萬元, 2015年營業收入20,644.40萬元,2016年較2015年大幅下滑。另外,泰達新材2016年損益表中非經常性損益高達793.59萬元(基本上是政府補助,如下圖),占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比例高達22.7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有2,689.17萬元,與2015年2,685.62萬元相比,基本持平。而2014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61.29萬元,2015年的增長率達到了52.48%,而2016年增長率僅為0.1%,說明泰達新材的成長性已經基本消失。

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泰達新材核心產品的價格也是低于市場平均水平越來越多,市場競爭存節節敗退跡象。該公司的核心產品偏苯三酸酐銷售單價2014-2016年分別為每噸14,598.51元,14,678.86元,11,481.36元,與市場平均價格相差分別為每噸276.08元,843.67元,924.81元。也就是說,隨著整體市場價格下降的趨勢,泰達新材的銷售價格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差距越來越大,而且銷售數量也沒有明顯上升,銷售收入卻是明顯下降。與同行業毛利率相比,該公司也始終存在差距,2014-2016年同行業毛利率平均水平分別為24.40%、30.65%、 34.35%,泰達新材的毛利率分別為22.86%、26.67%、31.91%,一直低于同行平均水平。以此看來,泰達新材很有可能是靠低價競爭手段搶市場,公司盈利能力與同行業相比,始終處于下風,競爭力存疑。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