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逆勢上漲,近兩年扣非凈利潤平均值高于3000萬,這樣的企業IPO也能被否?
對于這個問題,今日上會被否的新三板企業耐普礦機用親身經歷給出了肯定答案。
高毛利率是否站得住腳?
8月15日,耐普礦機首發申請未獲通過,成為繼愛威科技、泰達新材后第3家上會被否的新三板企業。在發審會上,其高毛利率、業績波動大、應收賬款占比較高等問題被關注。
耐普礦機的主營業務為礦山選礦設備及橡膠備件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和服務。
2014年-2016年公司主要產品橡膠耐磨制品的毛利率分別為59.73%、57.59%、61.11%,在近兩年礦業生產企業不景氣的情況下,橡膠耐磨制品能保持上述高毛利率,發審委也對此提出疑惑。
根據招股說明書,耐普礦機表示公司橡膠耐磨制品業務,主要是向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礦山銷售選礦用橡膠材質耐磨備件。公司橡膠耐磨制品銷售價格參照同類金屬產品定價,相對成本低。同時,公司橡膠配方、產品結構設計方面的技術溢價,共同推高了橡膠耐磨制品的毛利率。
另外,2014年-2016年,公司綜合毛利率一直呈同比上升態勢,分別為35.18%、47.87%和48.59%,明顯高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從表格上看,在同屬礦山設備與備件的五家上市公司中,除了紅宇新材在2014年-2016年度的綜合毛利率呈同比增長的態勢外,中信重工、山東礦機、鳳形股份和利君股份的綜合毛利率在近三年內受行業環境影響都呈同比下滑態勢。
對于公司逆勢上漲的毛利率,耐普礦機表示,主要因為可比公司產品多以礦機整機為主,而公司以礦機備件為主,下游行業有持續更換的需求,受行業趨勢影響較小有關。
并且,由于客戶及產品不同,報告期內公司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之間毛利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公司主要細分市場產品在上市公司中無可以對標的公司。同時考慮產品結構的差異化,公司整體毛利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當然,這種解釋沒能說服發審委。此外,發審委還關注到耐普礦機對特定客戶銷售毛利異常等問題。
業績波動大
業內普遍認為,扣非凈利潤3000萬或是IPO的基本門檻。
2014年-2017年1-6月,耐普礦機營業收入分別為2.11億元、1.60億元、2.16億元、1.21億元,同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分別為2451萬元、2531萬元、4746萬元和2363萬元。2015年、2016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孰低者的平均值為3639萬元,高于3000萬。
從財務指標上看,耐普礦機已達到上市標準,但業績波動太大,可能是影響公司過會失敗的原因。
耐普礦機自白,公司業績波動較大的原因與公司的客戶結構和行業特性相關,存在出現業績下滑超過50%的風險。
對此,發審委詢問公司是否有采取措施以保證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同時要求公司給出業績下滑超過50%的風險的依據及計算過程。
論壇君注意到,公司2016年收入同比出現較大增長主要得益于橡膠耐磨制品,2014年-2016年,橡膠耐磨制品收入占比從35.95%擴大到65.84%,其他三項業務的收入占比則逐年下滑。
另外,耐普礦機客戶結構比較集中,2014年-2016年,公司來自前五名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66.73%、68.29%和73.86%。并且,公司業績還受所處選礦設備制造市場發展的影響,如果不能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則將對公司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應收賬款占比較高
除了營收增長趨勢與經濟及行業周期不符,耐普礦機的應收賬款占比較高,壞賬計提比例卻低于同行。
2014年-2016年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1.29億元、1.11億元和1.2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率分別為61.10%、69.57%和57.36%。
此外,公司高管薪酬和員工平均薪酬水平和同行業公司比較偏低,發審委也注意到并提出疑問。
補充
耐普礦機成立于2005年10月14日,2015年12月17日,耐普礦機正式掛牌新三板,采用協議轉讓方式。
2016年11月11日,公司向證監會提交IPO上市申請,2017年7月21日,預披露在證監會網站更新,被安排于8月15日上會。
從排隊到預披露的時間,耐普礦機花費了252天,僅次于泰達新材的238天和廣信科技的234天。
掛牌以來,耐普礦機未進行過增發,有過11天交易記錄,吸納了7名外部投資者。
對于市場關注的"三類股東"問題,根據招股說明書,公司共有18名自然人股東和2名非自然人股東。其中,兩名非自然人股東為中弘基金、陸水河投資。這兩家機構不屬于資管計劃、信托持股或契約型基金,也就是說,耐普礦機并不存在"三類股東"問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