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全國股轉公司在證監會召開“新三板市場建設媒體通氣會”。董事長謝庚等高層領導向媒體介紹了新三板五年來的發展成果,并指出“改革的思路,是進一步完善新三板市場內部分層。”綜合分析下,點擊網絡等精選層概念股將迎行情。
“謝庚講話意味著新三板正式進入政策底。”一位投資機構負責人講。但也有公募基金新三板投資經理說:“不要太樂觀,講話是否有效,還要看下周一市場的反應。”而市場評論員則告訴筆者:“監管部門已經連續失言多次,此次最高級別講話除了增加背書之外,主要是為提振市場士氣。”上述三位業內人士均表示,以內部分層為切入點,將有利于創新層中流動性較的企業,尤其是立足新三板長遠發展的企業。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終端顯示,當前創新層企業共計1385家,其中做市企業551家,協議轉讓企業834家。上半年成交額超過1億元的有160家,其中做市企業85家,協議轉讓的企業有75家。日均交易額超過500萬元的企業中,做市企業有10家,協議企業有58家。日均換手率上看,超過1%的只有4家做市企業和3家協議企業。
以內部分層為切入點意味著針對分層的政策將成為下一步新三板建設的重點。謝庚表示,以完善分層標準為切入點,統籌推進發行、交易、投資者準入和監管等各個方面的改革,理順市場制度邏輯,為眾多掛牌企業提供差異化服務,同時進一步增強市場監管和風險控制能力,做到既有效監管、守住底線,又因勢利導、積極作為,全面提升市場價格發現、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等核心功能。
“可以看出,新三板首先要進行的可能是發行與交易制度的改革。而市場上傳言的精選層和不連續競價交易或已箭在弦上。”一位券商新三板業務部負責人說。從這一點上看,創新層整體1385家企業將受益。尤其是堅守新三板的企業,他們在市場低迷期時不斷進取,適應新三板規則。
那么究竟有哪些企業堅守新三板市場呢?上述專家表示主要有三個指標:
一是做市商數量變化最能體現看好新三板的決心。今年以來有5家企業新增后繼做市商數量超過10家,增加后繼做市商數量超過5個的有40家企業。二是股東戶數的變化,股東戶數越多越能體現對于中小投資者的責任,今年以來股東戶數超過200戶的507家公司,超過500戶的46家,增加超過100戶的有47家企業,其中做市企業23家。三是成長性越好的企業越能提前受益政策紅利,可以從利潤符合增長率、每股收益增長率等多項指數指進行考量。
綜合上述指標來看,受益個股與年初流傳的精選層標準近似。今年以來市值上升超過40%的點擊網絡是當時最受市場關注的企業之一,該企業今年以來股東戶數增長超過100戶,達到500戶。公司發布多次董監高增持計劃。同時陳發樹、蔡文勝、李麗金、吳光淼、潘光明等多位著名投資人選擇重倉該公司。從流動性上看,做市商增加超過5家,上半年日均成交超過500萬元。從國家對創新科技企業的政策扶持上,點擊網絡還多次獲得政府的獎勵資金。
聯訊證券、圣泉集團、致生聯發、安達科技,這四只個股的流動性一直表現優異。其中,聯訊證券、圣泉集團的股東戶數在4000戶左右。二級市場的股價走勢已接近A股市場,市場交投活躍。另外,東潤環能、海泰新光,博廣環保、杭州掌盟這四只協議轉讓企業在換手率和成交額方面也表現突出。
選擇新三板市場與創業一樣,只要堅持就能等到春天。2017年以來,新三板市場持續低迷之際,許多企業選擇IPO,或是主動退市。其背后是對新三板市場的信心不足,然后上述企業,他們依舊堅守新三板市場,不斷增加做市商,分散股權,董監高不斷增持,以巴菲特效應引導投資者關注自己,總之是立足新三板,堅守著自己掛牌的初衷。這樣的企業將成第一波受益政策紅利的企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