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姻次新股上海天洋,信友新材即將從新三板退市。作為一家膠粘劑領域的掛牌企業,信友新材的產品體系和高盈利能力或許是上海天洋所看重的。但聯姻中仍有對賭因素,業績承諾能否實現,信友新材還需加倍努力。
2017年9月28日煙臺信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信友新材,證券代碼:835357.OC)披露了收購報告書等相應的收購資料,資料稱,公司被上海天洋熱熔粘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上海天洋,證券代碼:603330.SH)以現金收購的方式,以每股4.74元的價格收購信友新材張利文等8個自然人股東合計持有的1197.90萬元,支付現金總額5678.05萬元。收購完成后上海天洋持有信友新材66%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作為一家在新三板基礎層以協議轉讓方式存在的中小型掛牌企業,信友新材聯姻上海天洋這家2017年2月13日上交所上市的次新股,也算是成為人生大贏家了。9月28日這一天,信友新材同樣發布了另一則公告,稱公司擬申請在新三板摘牌,要在新三板功成身退了。
體量雖小,盈利能力強
信友新材是一家注冊地在山東煙臺的一家以工業和電子膠粘劑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主營業務的企業,2004年2月成立,2016年1月5日在新三板掛牌。
從公司近些年的經營情況來看,2014年至2016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41.59萬元、3448.13萬元和2450.57萬元,分別同比增長35.51%、97.99%和28.93%,營收呈現出先揚后抑的趨勢;相應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8.09萬元、186.54萬元、542.23萬元,分別同比增長315.66%、57.96%和190.68%。2017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269.71萬元,同比增長22.37%,扣非歸母凈利潤為279.80萬元,同比增長35.14%,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均保持較高水平增速。
信友新材2017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公司新增了包括部分名企在內的70多個客戶,報告期內通過了某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的質量體系審核,成功進入其重要經銷商體系。此外報告期內公司在產品工藝改進方面有很大提高,產品的升級換代是促使營業收入增長的重要因素。
從產品結構來看,信友新材的主要產品有UV膠、環氧膠、厭氧膠和阻焊膠等,下游可用于汽車、電子、工程機械、電力和冶金等多領域。盈利能力來看,信友新材2014-2017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別為46.51%、75.42%、57.08%和58.04%,銷售凈利率為6.80%、46.12%、28.67%和24.71%,相比優邦科技(837513.OC)和吉谷膠業(839199.OC)、萬力粘合(834763.OC)等同類的以膠粘劑為主的掛牌企業,盈利能力均處于高位。
或許較強的盈利能力和較好的產品體系是上海天洋所看重的。
信友新材2014年以來毛利率變化
聯姻次新股,功成身退
并購方上海天洋是一家以研究、生產包括PA、PES、膠粒、膠粉等熱熔粘接材料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2017年2月在上交所上市,屬于化工行業里的次新股。
半年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2.00億元,同比增長9.86%,扣非后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為787.83萬元,同比下降69.74%,利潤腰斬。公司認為,上半年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銷售收入增加導致營業成本增加,同時膠粉膠粒類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導致營業成本增加所致。
半年報顯示公司常用的原料己內酰胺2017年1-6月份價格在8.54元/KG,價格上漲了52.65%,影響利潤378.09萬元,1,4-丁二醇價格上漲了47.42%,影響利潤369.44萬元。由于公司產品原材料成本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在80%以上,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了公司整體成本的上漲,進一步影響了公司的利潤水平。
此次上海天洋收購信友新材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公司產品市場,增強公司未來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上海天洋產品應用領域主要包括汽車內飾用膠、電子電器用膠等領域,而信友新材的產品應用領域主要在消費電子產品等領域,因此此次收購可將上海天洋的業務觸及消費電子用膠領域。
與其他并購案類似的是,此次上海天洋與信友新材同樣簽訂有業績對賭承諾。信友新材主要股東承諾公司2017年和2018年度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700萬元和840萬元。如果信友新材兩年累計實際凈利潤低于兩年承諾凈利潤總和的90%,則信友新材要對上海天洋進行股權或現金補償。
不管怎么說,信友新材已經與上海天洋聯姻,公司即將從新三板摘牌,未來兩年的業績能否達到雙方所做的承諾,還未可知,但信友新材的發展步入了新的軌道。
聲明:本文來自 金色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