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去年掀起IPO潮,今年掀起棄IPO潮。
這一切都緣起IPO政策發生的微妙變化。去年,IPO開閘,企業紛紛選擇到主板去,新三板掛牌企業也例外。隨著新一屆發審委上任和IPO被否三年內不得借殼上市新政出爐,IPO就變成了一項風險大的游戲。
撤退也就變得那么的自然。據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經有8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宣布放棄IPO,并收到證監會終止審查通知書。
湘佳牧業(831102)更是特例,在IPO這條路上,最為執著,為IPO努力奮斗了3年多,其中2次中止然后重啟,最后以放棄收尾,這其中的期許和辛酸苦辣,當事人體會最深。
湘佳牧業:最執著的IPO 以放棄收場
作為一家主要從事家禽的養殖和食品加工的畜牧類企業,湘佳牧業2014年8月登陸新三板。2015年8月5日,湘佳牧業的IPO之旅邁出實質性一步,上市申請被證監會正式受理,并于2016年11月30日受到反饋意見。
2017年,IPO開閘的年份,上市企業數量超過400多家,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歷史上上市企業數量最多的年份。這對湘佳牧業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湘佳牧業卻沒能抓住歷史性機遇。2017年2月22日,因“反饋意見回復相關的核查程序難以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湘佳牧業向證監會提請中止IPO審查。
機會還沒有從湘佳牧業手中溜走,畢竟還有將近一年時間讓湘佳牧業來重整旗鼓。2017年5月5日,湘佳牧業獲批恢復IPO審查,反過頭來看,這是湘佳最后一次機會,畢竟當時的過會率還在80%左右。
哪曾想,當年8月,湘佳牧業簽字律師之一陳孝輝、簽字會計師李永利雙雙發生變動,湘佳牧業再度向證監會提請中止IPO審查。3個月后,湘佳牧業重啟IPO,這一切對他們來說,一切都太晚了。因為,當時新一屆發審委已經上任,過會率驟降到50%以下。這對其來說,意味著什么,不言自明。
最后,湘佳牧業不得不以放棄收尾。希望落空,努力付之東流,對參與者來說,都是一個悲劇。2014年,湘佳牧業曾在年報中稱,力爭 3 年內實現在 A 股中小企業板或主板上市?,F在看起來,其缺乏的不是機會,而是運氣+實力。究竟是什么導致IPO夭折,湘佳牧業自己心里明鏡似的。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 湘佳牧業2016年的業績出現負增長。當期,湘佳牧業實現凈利潤5193.08 萬元,較上年同期8439.25萬元減少3246.17 萬元,降幅超三成;2017年上半年業績虧損5056.13萬元,曾是去年新三板121家披露中報的IPO 排隊企業中虧損最多的公司。
8家新三板“老面孔”紛紛撤單
2018年,相比去年IPO開閘放水掛牌公司蜂擁排隊申請IPO的情形,面對發審委審核趨嚴、通過率大打折扣的大環境,不少新三板企業主動撤出上市輔導,甚至不少IPO排隊企業也撤回上市材料。
挖貝網從證監會網站獲悉,開年以來撤回上市材料并收到證監會終止審查通知書的8家新三板企業,均是類似于湘佳牧業的“老面孔”,其中資歷最老的當屬掛牌時間接近6年的綠岸網絡(430229),資歷最淺的潔特生物(834589)在新三板的時間也超過兩年。
2018年以來收到證監會終止審查通知書的新三板企業名單(萬元)(截止3月1日)
對于撤單的原因,僅博匯股份一家稱“擬進行股權調整”;曙光電纜和湘佳牧業給出的理由均是“由于保薦機構的原因”;其余包括凱雪冷鏈在內的5家企業“統一”的回答都是“調整上市計劃”。
有市場人士分析,根據證監會最近出臺IPO新規,一旦IPO被否,企業在三年內將不得“借殼”上市,僅這一條就讓很多新三板公司不得不考慮后路。
打退堂鼓的絕對不會只有8家,只是他們更愿意面對現實,也更有勇氣。不過,在“錢”途面前,大家都要面對現實。放棄IPO,究竟是無奈之舉還是另有隱情,大概都有吧。
進退之間都需要勇氣,IPO是獨木橋,更是人性!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