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權基金領投百融金服宣布完成10億元C輪融資

2018/04/20 11:51      周雪峰

百融金服近日宣布完成1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本輪投資由國資委國家主權基金中國國新領投,老股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增持。百融金服CEO張韶峰表示,作為一家70%的核心管理成員均來自于清華的高科技公司,能夠得到眾多頂級機構、尤其是主權基金中國國新的認可,我們管理層倍感榮幸,也深覺責任重大。此次融資目的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人工智能金融實驗室的硬件設施建設與人才引進;二是加大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智能科技產品的持續研發投入,助力國家普惠金融戰略;三是加大在監管科技產品方面的投入,輔助監管機構防止金融風險。

百融金服2014年創立,是一家利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為金融行業提供客戶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為小微企業與個人推薦合規金融機構和合規產品的高科技公司。百融金服始終堅持普惠金融道路,尊重金融本質,依靠技術創新、理念創新、產品創新,致力于成為為金融機構提供精準營銷、風險控制、產品設計等產品服務,旨在“讓科技賦能金融,讓金融普惠民眾”。

百融金服CFO趙宏強介紹說,此次C輪融資是在2017年年底前確定的。百融金服已經在之前的A、B、B+輪融資中獲得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高瓴資本、紅杉中國、IDG資本等約7億元投資。而此次C輪融資距離B+輪僅過去一年多的時間。目前,百融金服的融資總規模已達17億元人民幣,在普惠金融逐步落地的今天,人工智能、大數據與金融領域結合擁有著廣闊的想象空間,也受到市場與資本的一致看好。

目前百融金服的股東包括中國國新、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高瓴資本、紅杉中國、IDG資本等。百融金服股東中已經包含了國家主權基金、國字頭金融機構、學術與研究機構、世界頂級投資基金這4類最有代表性的機構。金融是國之重器,是經濟的血脈,是社會資源分配的樞紐,也是本屆政府關注的焦點。智能科技平臺日益成為金融行業的核心基礎設施。核心的金融基礎設施必須由技術實力強大、股東背景雄厚的機構來經營。本輪融資的成功,充分體現了百融金服在智能科技領域的重要地位,也體現了政府與監管機構、學術與研究機構以及主流金融機構對百融金服的認可。

百融金服成立至今只有短短四年多的時間,但發展極為迅猛。目前百融金服的產品已經從單一的貸前風控服務擴展到了涵蓋信貸與保險行業營銷、貸前、貸中、貸后、核保、核賠、金融產品設計等全流程的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應用。百融金服已經實現輔助各類信貸機構日均審批貸款與信用卡申請500萬筆,客戶企業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中國人壽、中國人保、太保集團等3500多家各類金融機構。張韶峰介紹說,百融金服的目標是架起普惠金融需求側和供給側之間的橋梁,充當小微企業和個人,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和金融機構之間的橋梁。而這也正是目前發展普惠金融的核心難題。

近期,百融金服在加強科技創新方面成果不斷。百融金服年初成立了國內首家人工智能金融實驗室,并邀請美國圣母大學教授李俊加盟出任首席科學家。最近百融金服已經著手研發可實際落地的區塊鏈應用,與政府以及科研機構合作上也在持續加深。在未來,百融金服將深挖金融業內在潛力,化解金融風險,賦能金融機構,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洞察個人用戶和小微企業的真實需求與風險,并針對不同客群提供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助力普惠金融落地。

中國國新有關負責人表示,金融與科技融合所產生的價值有目共睹。作為國內較早專注人工智能、大數據與區塊鏈的金融科技公司,百融金服在普惠金融方面、監管科技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巨大的技術優勢,其產品與服務已經在超過80%的主流金融機構中得到了實際應用。在發展業務的同時,百融金服也對安全與合規體現了充分的重視,取得了監管機構的認可。對百融金服的戰略投資,符合新時代金融行業的發展,是國家推動普惠金融落地、推動實體經濟創新發展、防范金融風險的大勢所向。

百融金服C輪融資領投機構簡介

中國國新

中國國新是隸屬于國資委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22日,管理的“中國國有資產風險投資基金”規模超過2000億元。定位于配合國資委優化中央企業布局結構、主要從事國有資產經營與管理的企業化操作平臺。公司的主要任務是持有國資委劃入國新公司的有關中央企業的國有產權并履行出資人職責,配合國資委推進中央企業重組;接收、整合中央企業整體上市后存續企業資產及其他非主業資產,配合中央企業提高主業競爭力;參與中央企業上市、非上市股份制改革;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其他產業進行輔助性投資等。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