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馬斯洛出現了,他是美國的科學家,馬斯洛將人們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馬斯洛的需求定律是在企業管理學書籍和管理文章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定律之一,也是我們的企業管理者們盲目地迷信著一定律。
但都封臺現在要指出的是:馬斯洛是科學家,但絕不是企業管理思想家。我們所管理的是企業,管理的是絕不是“人”本身,人類輝煌的演變史,和馬斯洛的定律是完全相反的。
馬斯諾認為,生理上的需求:饑、渴、衣、住、性的方面的需求是最為重要的需要;接下去是安全的需求,他要保障自身安全,防止財產等受到威脅;在滿足了這個需求以后,他要滿足感情的需要,從友愛到情愛;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是最后要滿足的兩個需求。馬斯諾的理論假設是,已經滿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勵因素,人們會力圖滿足另某種需求。最為關鍵的一點是:馬斯諾認為,五種需要求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但這樣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變化,也有種種例外情況。
我們現在就來推翻馬斯諾的需求定律,都封臺指出:
其一:馬斯諾的需求定律是人類的普遍需求和活動規律,但絕不是組織發展、企業管理推進的理論定律,也不能被應用在這里。正如馬斯諾所說,這個次序會出現種種例外,但偏偏就是例外情況在不斷地發生,主導著人類需求的滿足。人們對馬斯諾定律中毒太深,反而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樣去發展了。在上學的時候,老師跟我們講馬斯諾,“人首先要解決穿吃飯、衣服的問題,然后才是其他的需要?!蔽揖陀涀×诉@一句。正因為人們站在爬樓梯的思維上,一層一層往上爬,才導致了我們的思維受困。
其二:到底什么需要才是最為關鍵的第一種需要?是最后一種需要——自我實現需求!人們必須依托于一個團體才能生存,來滿足各種生活的、精神的需求,跳開團體,沒有幾個人能夠生存下去的。古代的時候為什么會有黨爭,因為你必須融入到一個生存鏈里去,單打獨斗的只能死掉;為什么腐敗的罪惡問題為什么一直消滅不掉,因為一扯就是一長串,集體腐敗。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精神所發生的作用,聚合人群或者分化了人群,把人們歸于這一系、那一派。這就象所有歷史上的農民起義,為什么揭竿而起就能一呼百應,難道人們都只是為了吃、為了穿嗎?我們的黨旗、國旗都是用鮮血染成的,為了達到一種共同的精神追求,人們拋頭顱、灑熱血,向前每邁出的一小步,都是用尸體堆出來的,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有用嗎?人們連命都不要,用最寶貴的生命去堵槍口,還談馬斯諾的什么需求?
其三:一家企業的快速崛起,源于對戰斗力的全面凝聚,把所有人的思想統一到一起,朝著一個方向去進攻,集中火力去開炮。而一個發展遲緩的企業,必定是精神渙散,每個人各思其事,各走其路,企業的狀態是在擰麻花。自我實現才是最真實的需求,而尊重需求正是架構其上的根本。在一個企業內部,人在思想上不分上下級,沒有階級的界限,每個人的創造欲都被得到尊重,有關這一點,你們可以去研究黨的無產階級專政,就會找到答案。企業中的領導干部,是員工們的代言人,每一位領導是為他的下屬服務的,去幫助下屬完成工作任務。
都封臺辦公室 整理手稿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