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中國,正在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經濟大變革的時代,而這個時代同以往中國任何時代都有所不同的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創業創新,有千千萬萬個企業在誕生,在波瀾壯闊的市場大潮中發展,成長,壯大。這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最近一二十年來出現的一個獨特現象。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沒有像今天這樣有這樣的多的人投入到市場經濟創業大潮中來。
我國政府這些年提出來要建設一個創新型國家,要大力弘揚科技創新。但我們知道,任何創新型的國家,如果沒有大量的創業做支撐,是無法創新我們這個國家的。建設創新型國家一定要落實到大量的創業上。因此,我們必須把創業放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來考量。
不僅如此,在中國建設和諧型社會的當下,中國也在呼喚千千萬萬個創業家。中國現在每年有500萬的大學畢業生,有近2000萬農民工進城,有大量的下崗職工,應此,我們應該更多的鼓勵創業,鼓勵更多的人出來創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維持我們健康的高增長,才能打造更為美好的和諧社會。
事實證明,中國創業家和企業家們帶領下的創業創新,已經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推動力量。
自20世紀以來,為推動本國經濟發展,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曾先后提出過包括科技立國在內的創新發展戰略。這些國家的經驗證明,要成功建設創新型國家,一是要培養和吸引大量創新人才,二是要培育和引進大批創新型企業。
在中國今天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后,如何借鑒先進國家成功經驗,鼓勵更多人創新創業,已經被賦予不同于以往的戰略意義。建設創新型國家,要靠大量的創新創業作為依托。而作為創新創業的主體,活躍在各個行業的創新型企業及其充滿活力的企業領袖,無疑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十分重要的力量。
1)大批企業家創新創業,對推動中國當代興起的創業大潮和全社會重視創業文化氛圍的形成,特別是對于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過程中的塑造新的創業文化,起到了積極的帶頭作用。自鄧小平視察南方談話以后至今的15年中,各類創業企業不僅極大地活躍了國內經濟發展氛圍,而且推動了國內在新經濟、新技術等諸多領域的發展,推動了傳統產業的創新。比如,著名的創業企業如聯想、新浪、中星微電子、尚德集團、蒙牛乳業、吉利汽車等;,都是在這個時期成長起來的。這些企業大都成為中國新經濟和高科技的領軍企業。
?。玻┐笈髽I家的創新創業,帶來了一系列新的現代企業管理概念。如創業一定要先有創業計劃書,創業要重視創業團隊的組建,要重視職業經理人作用,要有一個激勵的機制,包括期權和股份等,還要有其他一系列的管理機制,如人力資源管理、營銷管理、公關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企業的管理創新。
3)各類形式的創新創業,極大地改變了傳統金融運作模式,推動了融資方式的創新。比如,股份制企業的大量崛起;吸引海外風險投資;登陸海內外資本市場。目前,在納斯達克以及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的中國企業當中,絕大部分都是由富有活力的民營企業家們創建的創新型企業。
4)數量巨大的創新型企業,不僅推動技術創新,而且往往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先鋒。創新型企業家們,不少人本身就是掌握最新科技成果的高科技人才,其中不少人擁有專利。為推動企業創新的持續發展,他們往往主動與跨國公司合作,開拓海外市場,成為溝通國內企業與國際市場的橋梁。大批創新型企業家已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領頭人,他們對推動和加速中國和國際經濟接軌,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5)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不僅推動國內經濟發展,而且極大地促進創新型人才的成長,解決了成千上萬人的就業。中國各行各業的創新型人才,大多數都活躍在業內富于活力的創新型企業中。事實證明,創新型人才的成長,往往依托于敢于冒險的企業家領袖們的創業活動。與此同時,正是數量巨大的創新創業,解決了包括千百萬大學畢業生在內的社會就業問題,開辟了很多新的就業和再就業渠道。
今天,中國企業創業領袖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中堅力量,從一定意義上講,正是這些極具創造力的企業家的奮斗,引領企業快速發展,才推動了中國經濟的波瀾壯闊的發展浪潮和社會的進步,也帶動了國民素質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但是,一些極具活力,甚至已成為行業領頭軍的創新企業,有時并不為社會所知,他們的成功管理理念沒能與人分享。隨著國內、國外經濟環境的變化,一些新問題比如核心競爭力不足、國際游戲規則不熟等,就會顯現出來,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
創業可以讓更多的新穎企業脫穎而出,讓這些極具生命力的創新型企業走到創造價值和就業的第一線,展示他們的風采,讓社會各界認識到他們的價值,為他們能夠健康地、可持續地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機會。同時為眾多創業者提供交流的機會和開拓創業思路。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隨著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拓展,競爭的日益激烈,現代意義的企業不僅要對股東負責,還要對員工、客戶、供應商等利益相關者負責;不僅對當代社會負責,對我們的環境負責,還要對我們后代負責。
當然,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中國經濟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已經站在一個較高的平臺,今后的道路更艱苦,更長,不容有一刻的放松與懈怠,所以我相信中國的創業者會更加努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