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漢語中是個特殊的數字,特殊在于它往往不代表具體的三,特殊在于它是一個數字的分界線。俗話說:“兩人成列,三人成隊”。只有達到三,才能發生質變。
隨著阿里巴巴的上市,再加上騰訊和百度,共有三家互聯網企業的市值達到100億美元以上。至此,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百億美元俱樂部”正式掛牌成立,在此劉興亮致以熱烈的祝賀!
隨著“百億美元俱樂部”的正式掛牌,大伙兒熱烈祝賀的同時,不禁想問,下一個成員會是誰?下一個阿里巴巴會是誰?(先聲明一下,本文的阿里巴巴和上一篇博文《還需要10個阿里巴巴》一樣,“阿里巴巴”是個泛指,并不是指具體的那個阿里巴巴企業,而是泛指類似的企業)
這些年,互聯網行業的變化可謂快的讓人目不暇接,真正的“城頭變換大王旗”。
2004年前,從收入規模、流量多少各方面衡量,中國互聯網的老大應該都是新浪。
2005年初,盛大冒了出來,收購新浪20%股份。
2005年中,網易從業務和收入上都超過了盛大。
2005年中,百度也成為中國概念股的股王。
2006年年初,騰訊的收入規模大幅擴張,等于新浪+新浪的總和。騰訊號稱,門戶QQ.com的流量也超過了新浪、搜狐,成為流量最大的門戶網站。
2007年,中國互聯網的老大再次易主,酷愛武俠的馬云領導下的阿里巴巴終于港市論劍,一舉問鼎。(本段落參考了祝志軍的《2007年,中國互聯網的老大是誰》)
那么下一個獨領風騷,能夠問鼎股王,能夠把互聯網江湖攪的風生水起的又是誰?
首先最有可能的是移動領域。移動領域規律是首先會有幾波魚來游,第一波是硬件基礎設施。這方面其他人拿不到,更多的是國企。民營有可能也有小的機會,比如UT斯達康從民營嵌入進去,在在邊緣分了一杯羹,那是由于在別人搞不清楚的時候他們走在了前面。往下第二波是民營去主打,就是說設施設備層面解決以后,開始轉向應用,這個時候不管是內容還是電子商務應用,這個時候民營有機會。這一波目前已經有很多不錯的企業,但是還到不了點他們名字的時候,因為現在還是茁壯成長的小孩。具體是哪家會成為獨領風騷的,現在還看不出來,不能貿然下結論。
其次會在數字文化領域。這里說的是廣義數字文化領域。其中網游和視頻都是重點。隨著視頻放開,馬上出現很多頻道,這個時候可能從這個行里面出來的,或者說有海外經驗背景或者在這個行業有經驗的人,容易在里面成功。但是這個機會風險很相對移動領域那類人來說要多一點。手機技術性商業性很強,這個東西和技術結合有天然風險,屬于機會大,風險大。
再次可能會在人工智能領域。搜索引擎技術是屬于技術活躍的舞臺,但感覺后來者創新的勁頭不太像前幾年,前幾年是你爭我搶,現在看到的形勢是基本技術層面很成熟,但是應用跟不上,而這些人的努力程度也在下降。我覺得人工智能領域里面,會出現很多變數,不確定性很大。但是這是屬于技術活躍領域,很多技術創新會帶來很多新的機會。
總體上來看這個問題,一個產業池子到底有多大,從而確定這個池子里面的魚啊、王八啊這些東西有多大。所以說從池子里看,日本在游戲業超過汽車工業,這是很明顯的,他的數字文化業超過制造業。中國目前這塊發展很快,游戲產業雖然出現這幾大的公司,但是離汽車工業很遠?,F在形勢是在轉移過程中,隨時有變化,今天你厲害,明天可能別人厲害,如果史玉柱犯錯誤了,別人可能起來了。這個池子大,所以機會大。另外移動這塊,幾乎移動電子商務為零,在這個過程中,從零到6千萬規模的話,會增長非常積聚,很短時間會出現大頭?,F在我們沒有看到,這可能是改朝換代的人藏在其中,就好像以前的盛大一樣。改朝換代用不了很長時間,2—3年時間就夠了。今天這個企業我們可能都不知道,但三兩年之后就可能成為參天大樹了。
江山待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一兩年。在互聯網行業,這樣的情況不知會延續多久。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