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業:上市之路還有多遠

2007-12-07 10:58:43      劉陽

  來自剛剛結束的首屆國際鞋業論壇上的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制鞋企業年產量突破100億雙,占世界產量的近七成。去年全球共制造了148億雙鞋,亞洲生產了135億雙,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而位于珠三角的廣東省東莞市年成品鞋采購量占到世界的60%.的確,近些年來,中國鞋業發展極其迅速,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鞋業制造基地和鞋類出口國。

  此次論壇中,專家對中國未來鞋業市場表示樂觀:到2010年,鞋業產量將會超過150億。而亞洲已經成為世界鞋業制造中心,且占世界產量份額不斷增加。在整個亞洲110多億的產量當中,中國就占到了75.1%.

  不過此前,即便是擁有這樣重要的生產地位和廣闊的市場,放眼望去,鞋類上市公司屈指可數,似乎只有擁有“達芙妮”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永恩國際”和擁有“千百度”的在新加坡上市“鴻國國際”等,上市者屈指可數。早前以鞋業聞名的雙星也把重點放在輪胎制造上。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的鞋類制造,一直被資本所忽視著。

  不過,在今年,一切似乎悄然改變。

  這就不得不提到百麗。5月9日至14日,百麗在港公開招股時,就受到投資者熱捧。5月23日,百麗國際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首日升幅超過三成,收于8.14港元,按此收盤價計算,百麗集團市值突破670億港元,位居內地零售類上市公司榜首。中國女鞋龍頭百麗為鞋業公司的上市征程吹響了號角。此次籌集資金超過80億港元。

  對于上市籌集的約80億港元的用途,百麗招股說明書中明確顯示:約27%至31%將用作實施本集團的項目擴充計劃,包括收購公司或與策略伙伴結成聯盟;約24%至25%將用作開設新零售店及設立新零售體育商城,以擴大本集團的鞋類和運動服飾的零售網絡。

  果然,隨之而來的是百麗一系列的大手筆的收購。先成功收編香港妙麗品牌和FILA中國商標,繼而斥資約22億人民幣收購森達。這樣一來,百麗正式進入男鞋市場。除了之前的百麗、思加圖、他她、天美意等6個自有品牌,加上森達、好人緣等,百麗旗下品牌增至11個。

  對于“百麗”并購“森達”,中國皮革協會認為,并購后“必將引起一批有條件的企業運用資本市場謀求做優做強之路”,“標志著制鞋產業新一輪競爭時代的到來”。

  中國鞋業多為貼牌生產,產品也多以中低檔為主,處于世界鞋業價值鏈體系的低端位置,自身品牌不多。況且隨著能源、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和人民幣的升值,鞋類制造成本不斷增加。因此,對于我國制鞋企業來說,加快產品質量由低端向中高檔的轉變,創新和培育自己的品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等措施迫在眉睫。

  亞洲鞋業協會主席張華榮表示,中國制鞋企業面臨著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擺脫對外依存、走出自主研發、創出世界品牌,是我國鞋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龍永圖也曾指出,“中國制造”突破瓶頸必須具備四大要素:達到國際標準、進入國際市場、掌握國際定價權和擁有國際品牌。

  而所有的這些努力都離不開資本的支持。

  7月10日,安踏體育在港登陸,首日股價大漲42%.其總裁丁志忠信心十足:面對奧運帶來的良好契機,安踏有信心實現翻倍式的高速增長。

  奧康董事長表示,奧康會在兩年之內上市。此外,康奈、紅蜻蜓、特步、德爾惠等都希望能夠上市,借資本之力實現更快的升級。至12月15日已上市的鞋類企業股價中,永恩國際最高價為5.79元,安踏體育最高價為9.6元,百麗國際最高價為10.7元。

  溫州市皮革行業協會會長謝榕芳曾表示,上市后能夠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能控制更多的資源,管理也更加規范,成為社會公眾化的企業,這將是中國鞋業企業鳳凰涅  的過程。

  溫州市上市辦上市工作處處長陳基義認為,“上市并不是為了‘圈錢’,很多民企逐漸意識到要想把眾多資源聚集起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資本運作。”

  把握目前的良機積極上市似乎成為鞋類制造企業的最佳選擇。一位業內高管表示,內地民營制鞋企業若想獲得持續發展,也應借鑒百麗的這一思路,通過資本運作獲得充裕的現金流,并通過并購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

  資料鏈接:11月13日,百麗國際以16億人民幣收購江蘇森達全資控股的5家公司,包括江蘇森達鞋業有限公司、秭歸永旭鞋業有限公司、江蘇森達集團三峽鞋業有限公司、上海百思圖鞋業有限公司和上海璽威登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同月18日,百麗國際發布公告稱將以5.63億人民幣收購江蘇森達的另一家全資附屬公司上海永旭的全部權益。森達全部被百麗接手。按照協議,百麗將于7個工作日內向森達集團支付2億元定金,全部收購將在2008年1月10日完成。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