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Google、雅虎、阿里巴巴?哦,那些故事已經成為過去式了?,F在更多人正在瞄準新的互聯網金礦:本地生活服務。新的互聯網神話和巨頭將在這個百億元市場內誕生
12月初,在杭州西湖區的一棟辦公樓內,網名為“姜子牙”的李治國正在為錢的事苦惱。不過,他的苦惱卻讓很多人捶胸頓足、羨慕不已。因為他的難題不是賺錢,而是大把花錢——從下個月開始,他必須在12個月內花光1億元現金!
李治國是口碑網(koubei.com)的創始人,花光1億元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下達的“死命令”。2006年10月,口碑網被阿里巴巴以數百萬美元收購囊中,成為繼中國雅虎之后第二家被阿里巴巴收購的網站。但李治國頭疼的是,2007年阿里巴巴在口碑網上投資的數千萬元還沒用完,馬云又把新一年的“燒錢”任務提高到億元的級別。
“口碑網獲得這么多資金支持,表明阿里巴巴集團對本地生活服務前景非??春?。未來幾年內,集團在口碑網的投資只會增加不會減少。”12月5日,李治國接受《財經時報》專訪時透露說,明年投資一大重點是培育市場,以鼓勵網民使用并享受互聯網本地生活服務帶來的好處。
實際上,除了剛剛上市的阿里巴巴外,更多資本也在涌入本地生活服務這個還未成熟的新興行業。
百度前CTO劉建國創建的愛幫網(aibang.com)獲得了全球三大投資機構之一的Matrix公司數百萬美元風險投資;張濤創建的大眾點評網(dia ing.com)兩次獲得包括紅彬基金等國際著名的風險投資機構的投資;陳華、吳世春創辦的酷訊(kooxoo.com)獲得聯創策源與SIG兩期共1200萬美元融資。此外,58同城網、263、eBay旗下分類網站客齊集(kijiji.cn)等老牌分類信息網站也在向本地生活服務各個層面快速擴張。
盡管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目前還在培育階段,各家網站業務模式各有差異,盈利模式均不成熟,整個市場距離收獲遙遙無期。但是,很多互聯網人都相信,本地生活服務將是下一個互聯網金礦。新的互聯網神話,以及類似百度、Google的新巨頭也許將在這個市場內誕生。
“在我看來,這個領域內甚至允許任何奇跡的發生,大勢所趨,不容錯過,剩下的就是時間問題。”互聯網分析人士劉興亮對《財經時報》表示。
百億元金礦
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所蘊含的龐大商機絕非鏡花水月。在這方面,分類信息網站以及國外多家搜索巨頭的成功已經證實了這一點。
最有名的莫過于美國分類信息網站craigslist.org.這個網站如今已成為最成功的網絡商業的代名詞。這個由20人運營的網站每年有數千萬美元的收入,并改變了美國西海岸人們的生活方式?,F在,美國傳統報紙的分類廣告收入都在因這家網站而銳減。
搜索公司們同樣在利用各自搜索技術向本地生活服務領域進軍。
去年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如果把黃頁和本地搜索加在一起,雅虎、Google分列美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前兩名。不久前,微軟公司推出自己的本地搜索服務411,意在加強本地網絡搜索和相關服務市場,以挑戰競爭對手雅虎和Google的領先地位。此外,電信巨頭AT&am T提供的yellowpages.com也是美國互聯網上最受歡迎的黃頁服務。
一項早前的研究數據也顯示,2006年7月美國有60%的人都用過本地搜索服務,會員群體達1.09億,搜索量占互聯網搜索的1/4.其中,40%網民是在搜尋周邊的信息,59%的網民則是搜索飯館、電影院等與娛樂消費相關的信息。
美國權威調查機構Kelsey報告更是預測,本地生活搜索服務正以高于通用搜索2倍的速度快速增長。該市場2006年市場規模約為41億美元,2011年將達到111億美元,年增長率為22.3%.
國內網民對本地生活服搜索的潛在需求同樣十分巨大。C IC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通用搜索引擎中的查詢需求中,大量網民搜索的內容與本地生活相關,但是通用搜索引擎并沒有在這方面專門進行產品優化和開發,不能完全匹配大眾對生活信息的搜索需求。
劉建國向《財經時報》透露說,以他以前在百度的經驗,通用搜索中50%-60%的搜索都是本地生活搜索,其中10%的本地搜索含有直接的商業意圖。因此,本地生活搜索的價值遠遠高于通用搜索。
“這個市場一旦爆發,其規模甚至有可能達百億元級別。”李治國說。他的理由是,2006年中國從事服務業的第三產業企業數量就已接近4000萬家。其中,僅餐飲企業就貢獻了1萬億元的GDP,占全國GDP的5%,餐飲業已經連續16年保持雙倍數增長。“本地生活服務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衣食住行需求,都屬于第三產業的范疇。這個市場的潛在商機無疑非常驚人。”
三類網站星火燎原
圍繞本地生活服務,國內搜索公司、分類信息等互聯網公司從不同的方向發起了“掘金”運動。在資本的催化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硝煙彌漫,競爭大戰一觸即發。
不過,由于各家網站對于本地生活服務的理解不同,各自業務模式和面貌也不盡相同。目前來看,國內本地生活服務類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以58同城網、263、客齊集為代表的分類信息模式,這些網站誕生較早,主要是學習美國現行的分類信息模式,以信息發布為主,不提供黃頁內容。
一類則是口碑網、大眾點評網等以社區點評、黃頁為主的本地生活服務模式。這類網站除了獲得本地信息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將“民間意見”實現網上的交流和共享。
還有一類就是傳統搜索網站提供的本地生活搜索服務。百度、Google、搜狗在這領域走得較早,主要利用地圖搜索技術實現與本地信息的集合。隨后,愛幫網、酷訊網等新興網站更進一步。它們借助搜索技術實現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的“親密接觸”。
這三類本地生活服務網站無一例外都是圍繞人們的衣食住行,但側重點和優勢并不一致。隨著人們對互聯網應用的逐漸深入,這三類網站也在出現交融的局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