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團隊76%為原班人馬,國美將梳理管理結構
昨日下午14時,北京國圖音樂廳,大中電器在這里舉行了被國美收購后的首次員工大會。
據大中內部工作人員介紹,經理級別以上的約千人參加了這個被國美定題為“攜手并進,共創輝煌”的會議,多日以來被業內反復猜測的新高管團隊名單正式揭曉。
合并后三高管為“國美系”
昨日,國美電器對外公布,集團在京成立北京大區,對北京國美和北京大中兩個品牌進行分別管理?,F任副總裁的牟貴先出任北京大區總經理,而非此前業內曾猜測的另一位國美副總裁王俊洲。據記者了解,在昨日的員工大會上牟貴先由于在煙臺出差并未出席。
與此同時,“執政”北京大區兩個分公司的總經理也全部是“國美系”———原濟南國美總經理閻小兵任北京國美總經理,原沈陽國美總經理毛曉軍新任北京大中總經理。北京國美現任總經理史明調回集團總部。
據悉,毛曉軍為海歸派,曾任國美電器大連分公司總經理、沈陽分公司總經理,國美新聞發言人何陽青表示,委任其接管大中是因為對此次合并頗為重視。對于“兩位在外埠工作多年的高管入京接任是否需要時間磨合”的問題,何陽青表示,“兩位總經理都曾在國美總部工作,對市場非常熟悉。”
大中將特設“品牌管理中心”
在國美電器公布的人事管理構架中還可以看出,除了三位“國美系”高管外,大部分大中電器工作人員也將留任。
昨日,國美宣布了大中電器38名經理級以上的核心管理團隊名單,其中76%為大中電器原管理人員。此外,大中電器現有61家門店經理均留任。前日,大中電器原總經理宋紅已經向記者證實,將追隨張大中進入“大中投資”公司。
而對于其他24%大中工作人員是否已經流失,何陽青表示,“76%”的比例是指在北京大中管理團隊中留任的大中原工作人員,而其余人員很多調往國美總部工作,并不是流失。
據了解,人事調整到位后,國美電器會按照國美結構捋順大中管理構架,何陽青表示,兩家企業結構很相近,只是一些部門名稱可能需要與國美的進行統一。
記者了解到的一個細節變化是,為了強化大中品牌,國美將在北京大中特設“品牌管理中心”,將原來的“廣宣部”提升一級。何陽青表示,此前國美僅在集團總部設此部門,而全國其他同等級的分公司均只有“廣宣部”。
國美集團總裁陳曉明確指出,大中電器品牌在北京市場已經深入人心,大中電器的門店經營質量在北京同行中是最好的,因此,不僅不會削弱大中品牌在北京的優勢,同時,還將把國美全國性的資源優勢整合到大中電器品牌中,特別是在北京市場,國美集團將把大中電器品牌做大做強。
蘇寧加速開店爭搶空間
隨著國美大中的快速融合,從門店數量上來看,蘇寧在京已無優勢。
據悉,目前,加上大中現有的61家門店,國美共擁有117家門店,而蘇寧在京門店數量為42家。在生存環境日漸惡劣的刺激下,蘇寧拋出了加速開店的計劃。
蘇寧總裁孫為民前日晚對記者表示,蘇寧已對北京地區的開店數量進行了調整,此前的計劃是3至5年內增至80余家,而現在開店提速,明后兩年就要在京新開40多家店,這樣原來3至5年的計劃就將提前到2年完成。今年,蘇寧在全國已經開了232家新店,保守估計,明年新開店的數量會在150家以上。
此外,蘇寧認為國美與大中的門店數量在先做加法之后還要做減法。“我非常清楚大中每一家門店租金到期的時間。”孫為民表示。
據記者了解,大中在北京的61家門店全部是租賃物業,其中約有1/3的門店租約將在明年到期。界時,蘇寧將有機會同國美競租上述門店資源。
此前業內也有類似聲音,認為國美與大中門店的重合率過高,如北京市場約有20家門店是比鄰而開。但對于整合是否會大規模關店的問題,何陽青明確表示,將套用當初整合永樂時候的經驗,差異化經營,不關大中門店。對于“20家門店明年租金到期”一事,何陽青沒有表態,稱自己沒有看到過這樣屬于商業機密的文本。
“那些店我們不一定要。”蘇寧華北區執行總裁范志軍很明確地說。大中的鼎盛時期是在2004年以前,在店面布局、物業成本方面的確有優勢,但2004年之后,對于新開的店面,這種優勢已經消失了。
按照孫為民的說法,蘇寧和大中的店面重合率大概在15%,而國美的大中的該項標準在50%左右。不過,孫為民很客觀地說,大中有一部分店面是非常有價值的,比如中塔店、馬甸店。
蘇寧首曝收購內幕
6億元差價丟掉大中,此前大中已關閉4家門店
前晚,蘇寧總裁孫為民到京,詳細解釋了當初與大中的并購內幕。這也是國美收購大中之后,蘇寧高層首次公開就此發表言論。
張近東親擬收購條款
孫為民說,一年前蘇寧曾與大中擬了一份“條款”,這份條款是由蘇寧董事長張近東親自起草的。
條款中約定,蘇寧將收購大中電器100%的股份,收購完成后,“大中”商標和標志歸蘇寧所有,但張大中有權在除零售和電器銷售之外的領域使用“大中”商標和標志。
“條款”的簽署方共有4個,甲方是蘇寧電器,乙方是大中電器,丙方是張大中,丁方是樓紅光(張大中夫人)。張大中持有大中電器78%股權,樓紅光持有大中電器22%股權。
至于最關鍵的收購價格問題,孫為民表示,正是傳言中所說的30億元。
孫為民透露,對于價格問題,張大中曾做出過承諾:如果有競爭者出價比蘇寧高出2億元到3億元,肯定賣給蘇寧;但如果高出5億元到8億元,就“對不起蘇寧了”。
但最終的結果是,國美拿出36億元,讓張大中做出了“對不起蘇寧”的選擇。
蘇寧“不參與競爭性報價”
對于上周末陳曉拋出的“新大中”的概念,蘇寧也表示是為自己準備的。
孫為民稱,“新大中”是出自蘇寧的創意。當初為了方便收購,蘇寧建議大中方面成立一個“新大中”公司,其資產主要包括三方面,即門店資源、品牌以及部分資金,而與制造商沒有結清的貨款、老的債權債務以及與永樂那1.5億元的糾紛都保留給“老大中”。
據悉,蘇寧做的還不止這些。為了順利實現整合,今年大中甚至已經在蘇寧的建議下關閉了4家門店。“從今年年初,我們委托的第三方就已經進入了大中,進行資產與人員等各方面的考核。”今年“十一”之后,蘇寧派駐相關人員查看大中的財務數據并做最后的準備。甚至于當初蘇寧已經與大中方面約定,若收購完成,兩年之后都會保留“大中”的品牌。
“我們不會參與競爭性的報價。”對于國美的一錘定音,孫為民的想法是,既然當初已經有了約定,蘇寧方面就不會改變。尤其是這一年當中,大中的經營狀況不會比一年前更好。
本報記者 張曉蕊 田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