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江:中小企業決定國家命運
2008-02-03 10:01:29 劉陽
中小企業決定一國經濟活力和實力,進而決定國家命運,這是很多國家發展經驗反復證明的一個規律??上?,當今中國,公眾、媒體和一些經濟部門,傾心于“世界 500強”之排名,著力于“航空母艦”之打造,事事優惠和大力扶持大型企業,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卻漠不關心,甚至設置重重障礙,這實在是一個經濟政策上、發 展戰略上的方向性失誤。
數字很能說明中小企業在各國經濟中不可替代的絕對重要性。在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中,中小型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5%,它們創造了這些國家60%-70%的總就業和55%以上的GDP。有意思的是,這些數字和發展中國家的相應數字大體相當,這說明,中小型企業的重要性,在發達國家并不亞于發展中國家。對于中小企業的重要性,OECD是這么評價的:“中小企業在所有國家的經濟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就業,經濟增長,提高生產率,創新,減少貧困和增加社會機會等領域,中小企業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也指出:“中小企業創造了本地區大多數的就業,是本地區經濟發展的脊梁骨。”
把視野擴大到歷史的角度,我們可以更好地、動態地認識到中小企業的發展對國家命運的決定性意義。
我們知道,自英國工業革命以來,決定世界霸權的,就不再是航海和商業冒險,而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到19世紀中,占世界人口2%的英國,具有世界一半左右的工業能力,生產了全世界金屬產品、棉織品和鐵產量的一半,煤產量的2/3。強大的工業基礎,使英國得以取代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成為日不落帝國。而英國工業的主力,正是遍布英國鄉村和城市家庭所有的中小型紡織廠、磨房、煤礦和煉鐵廠。因此,經濟歷史學家均視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為家庭資本主義的代表。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恩格斯的父親,就曾創辦和擁有這成千上萬的中小家族企業其中的一家,靠著它,恩格斯養活了自己和馬克思一家,為創建馬克思主義做出了重大貢獻。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一批巨型企業在美國產生,資本主義從家族企業、中小企業時代,進入了壟斷型大企業時代,列寧稱之為帝國主義時代。在《帝國主義論》這部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中,列寧分析了美國、德國很多行業被大型企業所壟斷的現象,他強調指出,壟斷阻礙競爭、阻礙技術進步;因此,壟斷帶來腐朽,導致資本主義的滅亡;壟斷資本主義是垂死的資本主義,是社會主義的前夜。
列寧對壟斷資本主義的觀察是準確的,壟斷帶來腐朽這個觀點,也是非常符合邏輯的和正確的??墒?,為什么在這些正確分析基礎上所做的關于資本主義命運的預言,卻沒有如期實現呢?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也許會認為,近百年來的政治、社會改革和福利政策,幫助資本主義國家緩和了社會矛盾、化解了很多社會危機。 這些解釋不無道理,但它們對列寧提出的問題,卻是答非所問:壟斷時期,資本主義經濟還能繼續保持創新和技術進步,從而避免腐朽、保持活力嗎?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即使在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以后,中小企業在資本主義經濟中的重要性也絲毫沒有減弱。前面我們引用的數字表明,進入大企業時代后,中小企業仍然是就業、生產和扶貧最重要的力量。不僅如此,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小企業更是被賦予了反壟斷的重要使命。對于止步不前的壟斷型企業,中小企業可以通過自身的活力、創新和業績,打破壟斷,甚至取而代之。源自美國鄉村的沃爾瑪對美國零售業巨頭的沖擊,靠3架飛機起家的西南航空公司對美國航空業巨頭的沖擊,仰仗IMB、以幾萬美元起家的微軟對計算機行業巨頭的沖擊,以谷歌為代表的互聯網新貴對微軟等老大哥們的沖擊等,就是美國近幾十年來中小企業不斷沖擊和打破壟斷最鮮活、最生動的部分案例。還有一個人們熟悉的事實,也很能說明中小企業通過自身成長、打破壟斷的動態過程。從道-瓊斯指數100多年前創建以來,作為美國大型上市公司的代表,進入這個指數的30家企業一直在發生變化,時至今日,最初的30家企業,碩果僅存的,只有通用電氣公司一家了。
這些案例和數字說明,正是中小企業的創新和成長活力,使美國經濟中的任何一家企業,無論它資格多老,過去多輝煌,名氣多高,規模多大,都很難固步自封、止步不前,坐享壟斷帶來的超額利潤。中小企業不但自身是創新主力,它們的存在和造成的競爭威脅,也迫使大企業不得不通過創新,來保持自身優勢,這就形成了美國企業中的創新文化。美國企業中一個廣為人知的流行說法:“惟一不變的,是一切都永遠在變”,正是這種創新文化精煉的總結。中小企業的存在,由此形成的競爭和創新文化,幫助美國避免了壟斷帶來腐朽、進而導致滅亡的邏輯。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小企業挽救了美國,使美國得以保持強大,絲毫也不過分。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充滿活力、蓬勃發展的中小企業,一國的經濟會充滿麻煩,未來是沒有希望的。因此,中國的發展戰略應該改變嚴重的好大喜大、唯 大是圖傾向。輿論、工商、稅務、財政、證券、銀行、保險、勞動、監管和政府主管部門,都應該從中小企業決定國家命運的認識出發,廢除和改變諸多不利于、甚至歧視和壓制中小企業發展的做法,改變中小企業稅負重、收費多、罰款多、貸款難、用人難、受歧視的現狀,為中小企業的健康和蓬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現為長江商學院訪問教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