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一書作者Chris Anderson的最新一篇blog揭示了一個道理,細縫市場上的SNS可能更掙錢
我以前說過,社會化網絡應該是一個特征,而不是目的,并且"大而全"的Facebook和MySpace模式終將會讓步于具有社會化網絡特征的專業站點,比如在Ning上安家的220,000個"縫隙網站"(niche networks)。
實踐證明,更專注、更小的網站不僅體驗更好,并且經濟上也更具有優勢。昨天(5月7日)MySpace的母公司,新聞集團發布了季報顯示,雖然MySpace的流量一直在上升,但是盈利遇到了困難。其COO Peter Chernin說:
我們對社會化媒體保持絕對的樂觀,但是也有一些挑戰擺在面前: 1) 具有龐大的數據資料,但是缺乏能夠制造流動性的資源。正在打造國外品牌。2)人們來社會化網絡有很多目的和用途,怎樣利用這些目的和用途 3)“朋友”的真正作用是什么?試圖和市場人員做一個新的矩陣式的溝通
實際上,我最后一次調查的在MySpace上打廣告的收益是$0.13CPM(千次訪問價格),而Ning雖然沒有公布它整個網絡平臺的收入,我可以通過我自己在Ning上建立的機器人網站,DIYDrones來給出一個大概的數據。 在上面的AdSense廣告(大部分是加速器或者傳感器件)產生的“有效CPM"(Google拿到自己的提成后,一般來說有50%之多)是$3.60.加上Google的提成,高達$7.00
比較一下吧,$0.13在MySpace這樣的門戶SNS,$7.00在DIYDrones這樣的長尾SNS. 即使掐頭去尾用個更普遍的估計,$0.50在MySpace,$5.00在Ning的專注網站,差距依然達到了10倍。
當然,流量大部分依然是Facebook或者MySpace的,但是他們試圖向很難提煉出購買行為的大眾用戶來做廣告。而由于專業網站更加專注,所以廣告目標更加明確,錢來的更迅速。長尾上的SNS不僅能夠更滿足你在某一領域的交流需要,它們也更有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