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正東:VC行業未來5年將保持30%年增長率

2008-05-13 13:14:26      劉陽

    “未來五年,我國VC(創業投資)行業還將保持每年約30%的增長率”,雖然清科集團創始人兼CEO倪正東認為,目前的VC行業處于“亞健康狀態”,但他對VC行業未來的發展仍充滿希望。

    創投市場的U型反轉

    如果從1986年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成立算起,中國的創業投資業已經走過了22年。應該說頭一半的時間,中國的創投業是在摸索中發展的,政府主導是這個時期的主要特點。1998年,創業投資開拓者中創關閉,似乎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這段時間,美國正在經歷著一場技術革命——互聯網成為這場革命的代名詞。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倪正東開始受到這場技術革命的影響,也逐步接觸了創業投資這個新名詞,還在清華讀書的他,組織了清華大學的創業計劃大賽。

    從1999年開始,中國創投業翻開了外資創投主打的新篇章。而也就是在這一年,倪正東和他在清華的幾個合作伙伴一起,成立了清科公司。清科公司創立時,正趕上互聯網發展高潮,當時國內的創投資金有限,但也一窩蜂投向了增長預期高的IT行業??赡苷l也沒有想到,創投業的春天那么短暫,短短兩年后,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全球創投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潮,中國自然也不能幸免。

    這一年,清科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創業投資論壇。倪正東談到2001年的這場論壇時說:“當年的論壇總共只有150人參會,當時,當然想象不到2007年這個論壇的規模會達到近1000人參會,7年增長了6倍多。”巧合的是,2001年的創投市場資金總投放量只有5.18億美元,而2007年已經達到了32億美元,同樣增長了6倍多。

    2001年,清科也未能逃過這個行業“寒冬”,清科的員工從開始的16人縮水到2001年的4人。但一直看好中國創投市場的倪正東選擇了堅持。大概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倪正東決定將清科定位為VC行業的服務商。

    倪正東的判斷是正確的,雖然在隨后幾年,創投市場一直還在調整、整固,但為新的一輪發展奠定了基礎。有資料顯示,2000年以前中國創投機構數量迅速擴張,到2000年達到頂峰,此后開始回落,2001、2002年增速回落,新成立的創投機構300家左右,隨后絕對值回落,到最少的時候,創投機構的數量不到200家了。

    自2005年以來至今,中國創投市場迅速發展,這個階段被倪正東稱為VC的第二個發展浪潮,他認為,這樣的趨勢有望持續到2010年。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的調研統計,2007年在中國市場發生的創業投資總額比上年增加了82.7%,達到創紀錄的32.47億美元。

    創投投資數量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幾乎翻了一番,投資總額則增長了176.8%,新募集基金58只,共募集資金54.85億美元,新基金數量和資金額與2006年相比分別增長了48.7%和38.1%.

    熱點向傳統行業回歸

    美國互聯網泡沫的破滅,似乎并沒有阻擋中國創投市場對TMT領域的熱衷,也許是因為這個領域正是創投的發家之地。這些年來,TMT領域一直聚集了大多數創投資金。

    但一直在這個市場上分析數據的倪正東似乎已經發現了一個新的趨勢——創投開始青睞傳統行業。他發現,盡管去年廣義IT行業投資案例數達202個,投資額13.83億美元,遠遠領先于其他行業,但投資占比已大跌,廣義IT行業投資案例數占投資總數的45.9%,投資金額占42.6%,而此前這些數字一直保持在50%以上。

    與此相對,傳統行業和服務業的投資占比有了明顯提升,機械制造、媒體、教育與培訓、娛樂業等成為創投機構新的投資熱點,而以往較少受到關注的農業、餐飲、食品和飲料等行業也獲得了一些投資。

    我國創投投資的行業分布正在日趨多元化。倪正東發現,2005年之前,VC在中國賺錢主要靠投資IT,例如盛大等游戲軟件商的成功。2005年之后,隨著尚德、分眾的成功,創投不再僅限于TMT領域,而是逐步向傳統領域擴展。

    長期分析創投市場的倪正東還發現,創投市場的另一個趨勢是,在對傳統行業的投放中,VC更多地選擇在中后期介入,這與此前VC多選擇前期介入的做法不同。“投資風險較小、收益較快是主要原因”,他如是表示。

    創投行業再泛起泡沫?

    2007年,外資機構在中國市場上投放的創業投資金額占市場總額的79.0%,本土機構則僅為16.9%.可見,外資創投機構仍然占絕對主導,本土機構無論在投資數量還是投資金額上都處于弱勢。

    倪正東預測,根據本土創投企業的發展勢頭,未來三五年,本土機構投資必將大幅增長,但是超越外資份額還尚需時日,因為本土投資資金量基礎還較弱,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創投市場的競爭正白熱化。

    近兩年來,VC行業一直保持飛速發展,倪正東深深體會到,整個VC行業處于亞健康狀態,“隨著VC市場的發展,資金增多,分食市場的公司也更多,競爭壓力陡增,市場面臨洗牌”。

    而在此前,PartnersGroup高級副總裁曾祺林早已預期,由于市場的資金越來越多,VC行業肯定會出現泡沫。原因是,很多創投公司為了爭搶好的項目,甚至抬高價格,使得投資回報比率嚴重偏差。

    對于行業泡沫,倪正東則保持樂觀態度。據挖貝網報道稱,,適度的泡沫能夠淘出行業里的真金,涮掉投機分子,讓市場更健康地發展。實際上,即使是身處創投服務市場中,清科也已經感受到投機分子增多的現實。

    從2001年清科集團舉辦創投論壇以來,各類創投論壇名目繁多,類似的服務商也遍地開花。倪正東認為,清科的優勢在于服務質量和多年累積的品牌,清科將擴大服務領域,以客戶為中心,并有信心保持行業老大的地位。

    盡管清科目前也做VC,但倪正東表示,清科集團定位為創投產業的SP服務商,做VC是因為做服務平臺久了,也會隨著創投客戶做一些跟投,但僅限于跟投,主業還是為創投機構和企業提供交接的服務平臺。

    創業板利好資金退出

    9年的時間,清科從國內第一家創投服務提供商發展成國內領先的創投服務和投資機構,目前其創業投資俱樂部已擁有400多家會員公司。9年的時間,創業板從醞釀,走到了即將面世的邊緣。

    “清科和創業板的共通之處在于,實際都是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促其發展。”目睹了創業板醞釀的艱難歷程的倪正東,對創業板有著一份特殊的共鳴。

    提到創業板推出對VC/PE的影響,倪正東認為,創業板將為VC提供更多的退出渠道,而且創業板的目標企業與VC的目標企業也是高度重合的;而對于PE的影響并不明顯,他認為,應該讓大企業在主板上市,而不是大材小用到創業板上市。

    清科研究報告顯示,2007年創投退出活動也是漸入佳境,共有100筆創投支持的IPO退出交易發生。

    倪正東說,創業板推出之前,主板對企業上市的門檻要求很高,有了創業板,更多的中小企業能有資格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此前對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的創投也將在更短的時間內退出,獲益周期將大大縮短。

    對于《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中設立的創業板門檻,倪正東認為是比較適中的。

    倪正東建議,應讓更多的業內人士參與創業板審核委員會,比如在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投行以及研究機構有一大批貼近創投行業的專業人士,他們對行業的了解更深入,也能夠與專家學者的意見形成互補,利于選拔出更優秀的創業板上板企業。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