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庭季琦:我用IT精神打造傳統產業

2008-05-20 17:21:40      s1985

    中國的機會就是在于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而不是追求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形態。

    從去年起,就有人對經濟型酒店的前景表示疑惑,他們認為,物業成本上升,出租率和房價反而下降,經濟型酒店的春天已經過去了。最近,連鎖酒店巨頭如家快捷第四季度凈虧損1520萬元的消息,又引發一輪新的經濟型酒店出現拐點的論調。

    這種情況下,出現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對國內經濟型酒店的發展憂心忡忡,認為行業拐點已經出現。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伴隨著成本上升、出租率和房價下跌,經濟型酒店已經風光不再。而且,因為有如家新近虧損的例證,經濟型酒店已經在資本市場上失寵,很多公司的資金鏈也瀕臨斷裂邊緣。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經濟型酒店在中國的成長仍有很大空間,應該繼續看好。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經濟型酒店應成長為滿足中低檔住宿需求的主力。以國內游規模、消費者住宿消費額意愿、中檔住宿單位數量三個指標測算,若我國的人均出游率、人均中檔客房數達到美國一半的標準,我國目前的經濟型酒店業的客房供應量還有近70倍的增量空間。

    那么,針對上述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季琦作為如家、漢庭兩個知名經濟型連鎖品牌的創始人,他是怎么看的呢?

    記者:季總,你在把如家推上納斯達克之后,又馬不停蹄做起“漢庭”品牌,是不是對經濟型酒店情有獨鐘?

    季琦:酒店業大致可分為六類,分別是豪華酒店、高檔酒店、中檔酒店(包含有餐飲宴會和無餐飲宴會兩種)、經濟型酒店和廉價酒店。

    上述六類酒店中,豪華酒店的競爭以國外品牌為主,高檔酒店是國內、國外品牌主導的混合市場,后三類酒店在中國是個空白。如家和錦江之星僅僅是填補了經濟型酒店的空白,但沒有滿足所有商旅客人的要求。漢庭是唯一一家覆蓋到從百元到500元之間、滿足所有商務客人的需求的國內首家有限酒店服務集團。我在做如家快捷的時候,看到了這種“兩頭熱,中間冷”的態勢,立刻抓住了市場行情中這段巨大的空白。

    在我看來,酒店業是一個周期性的產業,它的發展跟GDP和宏觀經濟形勢密切相關。在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背景下,中國的酒店業正面臨一個巨大的轉折,整個行業可能會重新洗牌,尤其是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世博會也許將是酒店業發展的一個拐點。未來7-8年,中檔酒店將成為一個新興競爭市場。

    記者:2005年年中,聽說你為了進一步明確產品定位,和創業團隊用了4個月時間,去了歐美大部分國家,全面考察了發達國家成熟的酒店業品牌定位和劃分??疾旌笥惺裁词斋@?

    季琦:美國酒店連鎖產品非常發達,酒店業的國際化已經完成,基本上控制在幾大酒店集團手中。在行業競爭上,美國的酒店業主流是中檔酒店,而且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開始推動中檔酒店向主流業態定型。

    通過對美國和歐洲酒店業的考察,對于國內經濟型酒店未來的發展,我得出幾個結論。其一,中國的酒店業發展是一種類似歐洲的城市化模式,它所處的階段,正是美國五六十年代時的發展階段;其二,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中檔酒店的市場潛力巨大;其三,中國酒店業的發展未來一定會走向市場細分,美國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其四,中國的酒店業會像歐美一樣,最終會掌握在幾大品牌之下。

    在具體操作上,漢庭是在借鑒的基礎上形成創新?,F在,漢庭酒店三個品牌的特色已經形成了清晰的不同定位。漢庭快捷是性價比最高的經濟型酒店,突顯商務功能的同時,也注重地段的優異性;漢庭酒店只出現在大城市的頂級地段;而漢庭客棧是針對那些更年輕的、預算在百元以下、更注重住宿樂趣和在公共空間交流的客人。[next]

    記者:漢庭剛起步之時,也同時有像格林豪泰、七天酒店等新興品牌崛起,再加上中小品牌的蜂擁而入,一度使國內連鎖酒店業進入“戰國時代”,你覺得經濟型酒店是否已經飽和?

    季琦:中國的消費市場正在蓬勃發展,服務業至少還有30年的再增長。這對于經濟型酒店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背景和時間。我認為經濟型酒店市場遠未飽和,整個行業還有數十倍的增長空間。未來的格局應該是10家左右著名的品牌,行業領先者的規模也應該在1000家以上。

    當然,由于前幾年炒作過熱,整個行業的確有泡沫存在。這次美國的次貸危機,對整個行業的影響肯定也是有的。已經上市的公司,影響很直接,股價會受影響;未上市的公司,今年就不再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部分企業的融資和上市估值都會受影響。

    記者:那么,你既然承認市場有泡沫,如何看待這種泡沫?是打算與泡沫相伴呢還是努力擠泡沫?

    季琦:我認為,泡沫并不可怕,并購也不可怕,酒店業本身就是一個存在泡沫、沉浮的行業。從全球酒店業發展歷史看,一直充斥著資本并購的游戲,無論是Daysinn還是Holidayinn都有被并購的經歷,而全球排名前10位的酒店集團中,很多都是靠兼并發展起來的。目前中國最大的經濟型酒店品牌擁有的酒店數也僅有美國“速8”的十分之一,就是因為企業之間的并購還太少。

    行業存在泡沫是事實,但也不失為一個機會,就像當年攜程創立時遇到互聯網泡沫,經過泡沫破裂的考驗,攜程成了中國最強的旅游網站。

    泡沫的好處是,它能推動行業的洗牌。其實從去年起,

    這個行業的格局就已經開始變化了。最先受影響的,一定是這個行業的投機分子。這些人,他們既缺乏長期的心理準備又缺乏行業的經驗。所以會成為第一批退市的人。其次,是那些準備不充分的、急功近利的投資者。

    泡沫的破裂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長遠來看,還是有好處的。2003年,如家正在快速發展的時候,遭遇了“非典”危機。但這個公司現在發展得非常好。如家和攜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發展遭遇逆境時,不僅挺過來了,而且發展得更好了。

    記者:你認為經濟型酒店市場已進入差異化競爭的階段了么?

    季琦:連鎖店品牌的基本特征是:輕資產、高投資回報率、標準化、易于復制擴張;均為投資者最為看重和偏愛的因素。我們用上市公司具體項目數據來測算,以凈現金流回收初始投資額,一個品牌經濟型連鎖酒店的投資回收期為4.5年,投資回報率為23%;而高星級酒店項目對應的指標分別為15年和7.2%.

    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前十大品牌市占率由85%下降至38%;新進入者改變著行業格局。但市場還沒有真正進入差異化競爭的階段。

    記者:你曾說過,要把現在的漢庭當成一輩子的事業來做。不想再做其他行業了么?

    季琦:我看好中國未來服務業的前景。盡管去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已達到40.2%,但服務業仍然是中國經濟的軟肋。

    我認為,建國50多年來,傳統產業沒有好好被開發過,服務業也沒有獲得真正的發展,比如說,國內的酒店業就沒有出現幾個很好的品牌。我認為,與IT產業相比,現在做傳統產業,成功概率要大得多。

    競爭力弱是目前中國服務業的顯著特征。于是國家才提出要打造現代服務業。什么叫現代服務業?我的理解就是信息加傳統,我的做法就是用IT精神打造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的競爭力。中國的機會就是在于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而不是追求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形態。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