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投資進入拐點

2008-05-20 21:49:49      s1985

    投資者們緊張起來了。

    2008年,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的整體下滑,大家開始懷疑那些被金融衍生品以高歌猛進之勢吹出泡沫,是否到了崩裂的時候。從股市、樓市再到“藝市”,“拐點”似乎成了關鍵詞。

    5月10日,“2008長江藝術品收藏與投資論壇”在北京麗晶酒店二層會議廳里進行。來自拍賣行、畫廊、藝術投資金融機構的業內人士,以及各地的收藏家們在主辦者長江商學院的“招呼”下匯聚于此,探討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是樂觀前景,還是拐點來臨。

    藝術世界與錢有關?

    著名的ARTPRICE網站每年都會公布全球100位當代藝術家排行榜。2003年,只有蔡國強一人入圍,而到了2007年,中國藝術家已經占了36個,張曉剛甚至超過了美國最紅的當代藝術家杰夫?昆斯,名列第二。

    數據顯示,從2001年到2007年的7年里,中國的拍賣市場取得了152%的增長率,而中國的當代藝術更是井噴式地一路走高,創下了233%的增長率紀錄。按照這個速度,到2020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交易額將超過5000億元,成為世界最大的藝術品市場之一。

    西方人開始相信,中國會是下一個藝術的熱點。

    西方的報刊雜志電視網絡上,開始充斥各種關于中國當代藝術作品買賣的報道,描述億萬富翁們在拍賣會上怎樣的揮金如土,以各種天價收羅各種稱為藝術的東西。外界和媒體也繼續對這個市場拋去曖昧的目光,人們談論著短期操作和投資回報。藝術品市場開始訓練普羅大眾,并以金錢和名氣來衡量藝術的價值。

    有人說“藝術和生命有關,藝術世界則和錢有關”。今天的中國藝術品市場讓人聯想到17年前的中國股市——缺乏有效的政府監管、過分投機、市場操縱和欺詐現象大量存在。然而,正是這個尚未規范的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讓人們的心里充滿了激情與夢想。有人相信,一個不成熟的市場,反而能提供更豐厚的投資機會。

    投資者們陸續閃亮登場了。當別墅、名車、高爾夫球和游艇已不再能成為中國新貴們炫耀財富和品位的道具時,藝術品開始吸引他們的目光。昂貴的藝術品出現在豪宅里,那些被賦予了各種意義和解讀的藝術品,隨著新貴藏家們的介入而開始價格飆升。從幾十萬到幾百萬再到幾千萬元,藏家們在得意于自己眼光的同時也感到了恐慌。他們都明白,這些中國當代藝術并沒有站得住腳的理由去承擔那些令人瞠目結舌的“天價”。拍賣行里不斷創下的“好成績”,很大程度上只是輪番炒做的結果,并與價值無關了。從炒股到炒房再到炒藝術,中國藝術市場,“炒”成了公開的潛規則。[next]

    藝術品被誰裹脅?

    藝術品已經跟藝術本身無關了,它進入了被金錢左右的市場。

    于是,中國藝術市場起步即有了燎原之勢。“文革”期間被視為“資產階級”行徑之一而遭到清除的藝術收藏,重新活躍起來。身在其中的專業人士們,也希望中國藝術品的價格可以伴隨中國財富的增長而持續上揚。

    “藝術”也許該被看成這樣一種東西——它是藝術家們真誠的創造性勞動,它能表達出某種可以引起人們共鳴的情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境界更加開闊,實現其并非炒做而來的價值。

    然而,難以否認的是,中國當代藝術多少帶有某種嘩眾取寵的成分。藝術家們熱衷于把自己的理解符號化,將自己的偏見夸大化,然后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像溫州企業一樣不斷提高自己的產量。這些作品價格增長過快,出現了與它們所擁有的價值的某種背離。

    對于藝術,人們似乎已經不在乎能否通過它去體驗這個世界和時代,而只是隨著價錢的一路飆升。價格和價值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別,人們也往往把兩者混淆。而這些被瘋狂的市場裹脅并隨波逐流的作品,短期內或許會成為市場的熱點,形成某種“行情”,但本質上價值并不大。

    今年2-3月,倫敦和紐約市場兩場拍賣先后表現出對中國當代藝術的謹慎——方力均,劉野和岳敏君的作品流拍了,中國當代藝術頭號人物張曉剛的近作也流拍了。

    在中國當代藝術市場被整體抬高到一個難以為繼的頂峰時,人們開始懷疑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拐點是不是要來了,是不是國內股票市場半年下降50%的巨變,影響了藝術投資市場的情緒。有人也放話說,現在的藝術品投資市場也就是場“文化騙局”,如果泡沫崩裂,拐點出現,人們會像對待狂瀉的對沖基金或股票那樣,對待市場上紅火時被買來買去的藝術品。

    于是,有人開始提醒,當藝術市場開始資本重于學術,投資熱過收藏的時候,風險也會多過機會,所以要用觀望和謹慎的態度對待2008年的市場。

    不過,也有樂觀者相信,流拍只是偶然性的,某次拍賣結果并不能當作市場的風向標,因為這也許跟所征集的作品有關?,F在的中國藝術品市場,無論好,還是壞,都是前所未有的。

    隨后的事實似乎也印證了樂觀者們的預測——作為在2004年策劃了全球第一個當代中國藝術拍賣專場的香港蘇富比拍賣行,2008年4月9日,以90%的成交率、4.3億港元的總成交額,創下它歷年中國當代藝術拍賣的最高紀錄。張曉剛1995年創作的最高估價為2700萬港幣的油畫《血緣:大家庭3號》,被一位臺灣藏家以4736萬港幣買走;徐冰2001年代表作品《鳥飛了》也以760.75萬港幣的價錢,創下了他個人的世界拍賣紀錄。

    興奮之余,人們發現,并非名家紅人的作品就會有人照單全收,而只有其代表性的作品才會繼續走高。只有那些多多少少體現了一定藝術宗旨的藝術品,才不怕被“拐點”拐走。[next]

    2007年十大天價藝術品

    1.元青花龍紋四系扁瓶

    RMB 9790萬元

    2.仇英《赤壁圖》手卷

    RMB 7952萬元

    3.蔡國強2002年作APEC景觀

    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圖

    RMB 7350.5025萬元

    4.徐悲鴻1939年作《放下你的鞭子》

    RMB 7128萬元

    5.商代青銅酒器

    RMB 6702萬元

    6.清乾隆金銀琉璃琺瑯器

    RMB 6685.2225萬元

    7.“亞太之星”緬甸天然星光紅寶石項鏈

    RMB 6380萬元

    8.珍稀藍鉆

    RMB 6130.8225萬元

    9.明永樂青花海浪纏枝渾蓮

    雙鳳朝陽雙系大扁壺

    RMB 5596.8萬元

    10.清乾隆白玉鶴鹿同春筆筒

    RMB 5354.6625萬元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