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私人資本合伙人劉志峰:投資經濟發展規律和趨勢

2008-05-25 16:16:25      s1985

    ChinaVenture:投資中國網的網友大家好,我們今天很榮幸邀請到長安私人資本創始合伙人劉志峰先生。劉總您好。

    劉志峰:您好。

    ChinaVenture:請您簡單為我們介紹一下長安私人資本。

    劉志峰:長安私人資本是國內領先的本土私募基金,我們已經有十年的投資歷史了,到目前為止累計投資了20多家企業,本期的基金規模是10億人民幣。我們目前涉及的領域主要包括消費品、餐飲、生物醫藥、建材和傳統制造。雖然有十年的歷史,但07年以前人民幣的私募股權基金法律形式是不健全的,所以在去年以前我們都是以投資公司的形式運作。自去年《合伙企業法》修訂以后,公司改制成了按照國際基金的運行規則運營的有限合伙制。這就是長安私人資本的來歷。

    ChinaVenture:10億的人民幣基金也是去年建立的?

    劉志峰:是的?,F在是以有限合伙企業的資金進行投資。

    ChinaVenture:前段時間與雷曼兄弟共同投資了超威電源,這個投資是如何促成的?

    劉志峰:這個項目是我們早在06年接觸到的。與企業接觸以后,我們看到了這個項目所具有的清潔能源、消費升級、城市化等投資亮點。超威當年已經入選福布斯高增長企業100強,并獲得了《當代經理人》雜志評選的“成長企業百強”的第四名。因為當時企業上市的目標市場是境外市場,為了增加品牌影響力,我們帶入雷曼兄弟共同完成了投資,總額3070萬美元。

    ChinaVenture:這其中長安的投資額度是多少?

    劉志峰:507萬美元,占5%左右的股權。

    ChinaVenture:長安主要關注的行業有哪些?主要關注傳統行業嗎?

    劉志峰:就這個問題,我想先談一談我們與其他基金可能不同的地方,也就是我們的投資理念,然后再談一下我們的重點關注的領域。

    我們的投資理念是“投資經濟發展的規律和趨勢”。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出現了幾個趨勢:第一個就是消費升級,產品的品牌化是由這個趨勢衍生的,品牌的消費、品牌的餐飲,這是一個大的趨勢。第二個是產業升級,從傳統的技術很落后、依靠廉價勞動力的模式在往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第三個是城市化趨勢,中國城鎮的范圍在不斷擴大,城市人口不斷增加,農民人口在減少,在此基礎上,城市服務行業處于一個大發展的時期,如家政服務,去年出現了大量外資在中國收購從事家政服務的公司。另外一個趨勢就是娛樂化趨勢。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費滿足以后,需要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由此衍生出現娛樂化的趨勢,典型的像盛大等網游公司。這一方面很多行業都會受益,比如電影院線。最后一個趨勢就是公共利益化,像環保節能,這對單個企業來講會增加成本,但政府正在加大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在“十一五”規劃中也有重點的體現。從公共利益來講,企業必須要滿足環保的需求,必須要注重節能,提高對新能源的利用,這就催生了環保行業以及清潔能源的大發展。這是我們總結出來的五大趨勢。

    另外還有一些,比如國際化的趨勢?,F在的國際化更多的體現在“中國化”,很多東西都在往中國走。以前,中國企業走出去是國際化,現在往回走反而成了國際化。所以說擁有了本土的龐大市場的企業將會有很大的發展,而單純的依賴出口的企業會慢慢的遇到瓶頸,制約因素包括人民幣升值的問題、出口退稅以及要素成本的不斷增加等等,溫州的很多企業單純依賴低成本的競爭策略等已經出現了問題。

    在這五大趨勢中,會有一系列企業出現。有品牌的企業,這與消費升級有關系,以及技術升級的企業,一系列這樣的企業都會受益。我們在選擇項目的時候,主要看它符不符合這五大趨勢,因為單純的看一個行業是很難的。在趨勢符合的情況下,我們的側重點是消費、服務、產業升級和節能環保領域。目前消費品是我們最大的關注點。[next]

    ChinaVenture:西部水泥和泰華天然生物都是在英國倫敦交易所上市,這跟你在英國留學的個人經歷有關嗎?

    劉志峰:這兩家企業都是我們手把手地把她們從國內帶到了英國的資本市場。上市前,西部水泥是陜西的一個規模非常有限的企業,產能只有150萬噸,利潤4000多萬,在中國的水泥行業排名比較靠后。我們對企業進行診斷之后發現,水泥行業有個特性,就是市場具有很強的區域分割性——企業的競爭力來自于靠近資源和靠近市場。我們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就把企業成功上市,融資22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是3.3億人民幣。公司現在的利潤已經達到了1.5個億,明年可能達到4億。

    ChinaVenture:一般投資企業會占多少股份?

    劉志峰:根據企業的大小會不一樣,原則上不超過25%,最理想的狀態在10%左右。

    ChinaVenture:在幫助企業上市,或者進入企業的時候,除了給他們帶來資金還有哪方面的幫助?

    劉志峰:PE跟企業之間的關系是階段性婚姻,通過股權投資這種法律關系結合在一起。但是這個婚姻是階段性的,不論長或短,PE是一定要退出的,不退出就是一個失敗的投資。在這個階段中,我們怎樣跟企業做到資本與產業的共贏?第一個是要有分工,公司業務相關的決策,我們盡量不去干涉,要盡量相信管理層。當然我們要對重大決策有知情權和參與權,甚至某些重大事項(如重大關聯交易)的否決權。但原則上,我們盡量不干涉企業的決策。

    另一方面,我們的貢獻可能更多地在資本市場領域。我們怎樣把企業帶入資本市場,包括上市步驟的把握、市場的選擇,這方面我們有很大的優勢。另外我們在同企業的接觸中會對行業、商業模式、競爭對手做深入的調研。這樣,對行業發展和競爭趨勢的把握,我們有可能會比企業的看法更深入,然后通過與企業交流,實際上也是對企業戰略的修正和把握。

    另外,如我們投資的第一創業證券,是在深圳中小板的領先券商之一。我們投資的目的就希望去打造一個投資增值的鏈條。這是我們的第一步,下一步我們會投資中國比較好的管理咨詢公司、人力資源公司、公關策劃公司。這些企業本身可以上市,整合后也為企業打造了價值服務的鏈條。企業在成長期都面臨管理的問題,很多老板都希望能有人幫他在管理上進行提升。我們已經有一些潛在的目標正在洽談。

    ChinaVenture:現在10億的人民幣基金已經投出去多少額度了?

    劉志峰:我們從去年的11月份才開始以合伙企業的資金進行投資,在幾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已經看過將近100多個項目,已投了三個項目,還有幾個項目已經進入調研期。

    ChinaVenture:我們看到的,長安在互聯網行業投資得不是很多?

    劉志峰:是的。我們不去碰互聯網,是因為我們對此領域不擅長,不是我們的投資領域。我們更擅長的是非TMT領域,我們的核心領域是消費、服務等領域。

    ChinaVenture:一般選項目會看哪些方面?

    劉志峰:首先是依照我們的投資理念看它是不是符合我們對經濟發展趨勢的判斷;第二是行業,是不是高增長的市場驅動型行業;第三是企業個體分析,我們會對企業歷史和發展做綜合性的評價。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團隊考核,尤其是老板是不是具有企業家精神——回到最后就是“人”。[next]

    ChinaVenture:一般項目是怎樣接觸到的?

    劉志峰:我們是采取自下而上的模式,更多的是依賴于渠道。渠道就是指與我們保持密切合作關系的投資顧問、律師、會計師、銀行和擔保公司等機構。一般原則上我們不會直接跟企業接觸。

    ChinaVenture:投資過程中最耗精力的是那一部分?

    劉志峰:出于對企業負責、對渠道負責以及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我們在項目立項前期花費的時間比較多。最耗時是進行行業研究和商業調查。研究和調查涉及到很多方面,財務、法律、商業、外圍、內圍,耗費精力比較多。我們的團隊都有很多年的從業經驗,我們有一支具備國際資本市場豐富經驗的本土的團隊,對中國的國情、商業環境、法律法規有比較深入的了解。

    ChinaVenture:跟外資相比,本土基金有哪些不足和機會?

    劉志峰: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是涉及中國PE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問題。從歷史上來看,中國本土PE的崛起是在近一兩年,從去年開始有很大的發展。過去10年中國的PE領域基本上被外資壟斷了。這個過程中,外資PE完成了平臺的塑造,也完成了管理團隊的本土化。雖然錢是外資的錢,有可能在執行層面和決策層面都是本土的人在做。在資金規模方面外資也有一定的優勢,這種優勢是不能回避的。但是就現在大的發展方向來看,因為外資PE是兩頭在外的,06年的10號文出臺以后,對企業的境外上市有一定的限制,次級債的影響何時結束也不明朗,所以就退出渠道來講,外資 PE已經沒有優勢了。

    另外從投資角度來講,由于中國過高的外匯儲備,國家對外匯的流入持有比較保守的態度。外幣基金進入所需的時間較長,實際操作上也比較困難。外資基金進行股權投資,企業成為中外合資的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商務部的審批,至少需要3-6個月的時間,周期比較長。所以從投資的角度來講,投進來的錢也失去了一些優勢。另外還有行業限制,行業限制的問題一直都存在,現在更加嚴格了。

    另外,本土PE的管理人才也在迅速地成熟,并且多數擁有境外機構的工作經驗,因此從人才優勢上來講目前是各有千秋?,F在人民幣的規模都比較小,但中國的人民幣基金有一個特點,就是比較“抱團”,會互相介紹案子?,F在一般的企業需要幾千萬的融資,一家本土基金就可以滿足。如果是幾個億,中國的本土人民幣基金一般會聯合投資。當然從長期來講,單體人民幣基金的規模會越來越大。之前的人民幣基金為什么發展緩慢,是因為國內不具備其發展的法律環境。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基金一定會占主導地位,畢竟投資是一種非常“本地化的業務”。

    ChinaVenture:創業板會對本土PE帶來什么機遇?

    劉志峰:這個問題的前提是,我們的創業板會不會成功?對創業板的推出時間和時機的爭議是比較多的。從大的方面來講,創業板的推出增加了退出渠道,但是將來創業板對PE和VC的影響還是很難判斷。創業板能不能成功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在創業板上市企業的質量。如果上市企業的質量有問題,這個板塊就會失敗。另外,中國投資創業板的投資者基礎尚未形成。但從大的角度看,創業板無疑會對中國經濟的轉型、產業的升級有推動作用。

    所以說對創業板來講,我們持有謹慎樂觀態度。無論企業是不是去創業板上市,我們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投資高品質的企業。創業板增加了可能的退出渠道,但它不會影響我們的投資標準和進度。

    ChinaVenture:最后一個問題,企業發展中可能要面臨的除資金之外的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劉志峰:我們的投資對象是處于成長期的企業,最低標準是歷史利潤不低于2000萬,當年利潤不低于 3000萬。處于成長期的企業大都面臨轉型的問題。一開始,企業的發展都依賴于企業家本人,企業家依靠個人能力能帶領企業飛速發展,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會出現管理能力的瓶頸。個人的管理半徑是有限的,所以管理團隊的建設是很多企業面臨的難題。第二個就是人才,外來的空降兵對企業、對市場、對行業的理解有限,而內部選拔又可能面臨小馬拉大車的問題。管理和人才,這兩個問題是成長期企業發展的瓶頸。

    ChinaVenture: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感謝劉總跟我們分享經驗,各位網友再見。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