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購已遠超外資進入

2008-07-24 09:52:25      韓瑞蕓

  招商銀行收購永隆銀行、中國平安收購富通、中鋼收購Midwest……2008的上半年,中國并購市場呈現出和以往迥異的景象。

  中國公司正日益成為國際資本市場并購交易的主演,而對并購交易的理解和國際資本市場運作規則的熟悉,也讓中國公司的海外并購日益理性化。2008年上半年,中國并購市場和中國公司發生了什么變化?為此,本報近日專訪了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并購部主管顧宏地先生。

  《21世紀》:你如何評價今年上半年并購市場的變化,特別是和以往相比,今年中國企業走出去并購的趨勢發展迅猛,你如何看待這種巨大的變化?

  顧宏地:如果把中國的并購做一些細的分析,幾個趨勢比較有意思。

  第一,跨國交易的量今年遠遠大于去年,到目前為止已與去年的都持平了。第二,中國公司到海外收購,今年形勢是一個大逆轉,中國走出去的資本遠遠超過了外資進入中國的量。中國并購市場最重要的一個現象,是走出去到境外收購海外資產。

  顯然,中國企業快速增長使得它不得不到國外發展;同時,中國資金的充足度比較海外企業來說非常充裕,這也刺激中國公司到海外尋求并購的力度。值得關注的是,目標公司交易的規模越來越大,今年有很多10億美元以上的海外并購案。在一些交易當中能看到有些中國企業跟海外私募基金聯合,使它能夠既在資金量上進一步做大交易力度,同時也能通過和國際私募基金合作積累一些并購經驗,并避免政治上和行業上操作風險。從行業上看,最活躍的行業是自然資源類和金融機構類。

  《21世紀》:中國公司正越來越適應國際資本市場的運作規律,你認為還有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顧宏地:第一,中國企業,特別是央企海外并購,受監管部門審批的過程比較長,流程非常復雜,這影響其海外競標的靈活性和成功率?,F在中國企業和政府在非常努力改進,使得中國公司在海外并購更有競爭力。

  另外,近期中國的海外并購力度這么大,一些國家開始反思中國資金到當地投資對他們的影響,紛紛出臺了一些政策。

  同時要看到中國公司到海外收購,永遠面臨一個怎么進行業務整合的挑戰。中國公司面對如何整合收購公司的文化,讓幾百、幾千甚至上萬的員工整合到中國公司的團隊里,并管理他們的挑戰。

  《21世紀》:你對今年下半年并購市場的發展如何看待?你認為,私募基金在并購市場的表現是會卷土重來,還是繼續低迷?

  顧宏地:我覺得下半年這個大趨勢不會有太大變化。中國公司到海外并購的力度、強度都會保持今年上半年非?;钴S的狀態,自然資源類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投資方向。但我預計,其他一些行業,包括工業,像汽車、制造等,以及一些科技行業,都會不斷有并購的舉措。我們從下半年的一些現有項目中,也能看到這樣的趨勢。

  下半年,我認為私募基金仍會努力在中國市場尋找投資機會。但他們會面臨一些競爭,不光是海外私募基金的同業競爭,中國不斷成熟的國內私募基金市場,將會成為他們的競爭對手。

  我覺得私募基金(對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是有幫助的。首先,從行業中特別是在海外市場的擴展,有些私募基金具有一些實力和經驗;第二,他們提供的幫助是對交易本身的操作,也許他們與目標公司有一些特殊關系,或者他們的高管、股東有很深的了解,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交易;第三,在某些市場,私募基金還能幫助中國企業處理一些特殊的問題;第四就是資金。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