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APEC為中小企業找“棉襖”
2008-08-05 11:39:39 楊海鵬
8月3日,第二屆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亞太中小企業峰會落幕。會上匯集了各國的商界名流,這也成了ABAC亞太中小企業峰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提升中小企業的競爭實力,如何幫助中小企業更好地生存和發展,是這次峰會的主要討論內容。
馬云的“過冬論”——危機意識
會上阿里巴巴公司總裁衛哲透露,馬云曾三度提到“過冬論”,第一次是在阿里巴巴股價40元時,第二次則是在年終集團會議上,第三次是在內部信函中。
這次會議上馬云詮釋了自己對“冬天”的看法,“我說的不是互聯網的冬天,而是對大環境要有冬天意識”。源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經濟危機,這直接影響了企業出口。而隨著人民幣的不斷升值,企業的生產成本也在直線上升。企業資金鏈的緊張,既源于出廠成本增加,也因為銀根緊縮政策日顯嚴峻。
來自浙江省的調查顯示,過去的上半年里,全省虧損企業有1.07萬家,虧損面達19.6%。這無疑是中國數千萬中小企業困境的一個危險信號。企業出廠成本飆升了30%;而浙江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的信貸新增額度卻下降了1/4。不過馬云還是對以后充滿了信心,他鼓勵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中小企業用革新尋找未來方向
2008年,中國經濟出現了高速發展后的相對停滯。中國中小企業正站在十字路口,面對全球化的競爭,下一步“中國制造”該怎么走,是應該探討的問題。
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梁春曉指出,中小企業要想尋求突破,最重要的,便是做好品牌,轉內銷,最終提高自己的議價能力。而在這次會上,記者發現,面臨2008年外貿環境的壓力,一個最大的變化是,不少中小企業開始嘗試兩條腿走路,內貿、外貿并舉,部分中小企業開始趨向于“向專業化要利潤”的運營思路,通過專業化產品或服務形成相對優勢,確立自己在產業鏈上的議價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利潤、提升效率、確立核心競爭力的目的,有的甚至在利基市場成為“隱形冠軍”。
身為韓國國際貿易協會主席兼CEO、前韓國產業能源部部長李熙范談及目前中國中小企業經歷的“過冬”難題時指出:“不僅是中國,韓國、全世界的企業都在‘過冬’。”對于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李熙范表示,“現在企業面對的是一個開放的市場,在世界貿易組織的大環境下,國家和國家之間應協力、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此外李熙范稱,通過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技術手段的運用,中小企業有可能迎來一個轉折期。
相關閱讀